|
蹄拼音,蹄怎么讀,蹄是什么意思,蹄組詞,蹄成語組詞
|
讀音:tí 拼音:ti |
筆劃:16 部首:足 |
|
蹄組詞
|
【蹄】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蹄 讀音: tí
- 動詞 踢。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不勝怒,蹄之。」
- 名詞 古代的一種捕獸器。 【組詞】:「筌蹄」。
- 名詞 獸足趾端的角質變形物,后借以通稱獸足。 【組詞】:「馬蹄」、「牛蹄」。
【蹄】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蹄 讀音: tí
- 1 一種古代的捕獸器。 【組詞】:筌蹄
- 2 獸足趾端的角質部分。后用以借指獸足。 【組詞】:馬蹄、牛蹄 ◎
|
蹄字的基本解釋: 蹄 tí 馬、牛、豬等生在趾端的保護物,亦指有角質保護物的腳:蹄子。蹄筋。 筆畫數:16; 部首:足; |
蹄字的詳細解釋: 蹄 蹏 tí 【名】 (形聲。從足,ń聲。本義:牛、馬、豬、羊等有蹄類哺乳動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質覆蓋物,以將趾的末端幾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質保護物的腳) 同本義〖hoof〗 馬候蹄。——《谷梁傳·昭公八年》。釋文:“蹄,馬足也。” 馬蹄可以踐霜雪。——《莊子·馬蹄》 驢不勝怒蹄之。(蹄,用如動詞:踢。)——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牛蹄;馬蹄;豬蹄;蹄涔(留有牛馬腳跡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跡的小水塘);蹄道(有著獸蹄鳥跡的走道);蹄蚤(蹄趾與腳爪);蹄書(詔令;詔書。因用赫蹄紙書寫,故稱) 指牲口〖draughtanimals〗。 如:蹄尾(泛指禽獸);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時用以計算牲畜的頭數) 兔網,捕兔的工具〖netofcatchinghare〗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莊子·外物》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魚器) 另見dì 蹄筋 tíjīn 〖tendon〗供食用的牛、羊、豬等四肢上的筋 蹄髈 típang 〖theuppermostpartofalegofpork〗[方言]∶豬腿的上部 蹄躈 tíqiào 〖hoofandmouth〗當作“蹄躈”。古時計算牲畜論蹄與口的數目。如“馬蹄躈千”即馬二百匹。噭,口 牛羊蹄躈各千計。——《聊齋志異·促織》 蹄聲 tíshēng 〖hoofbeat〗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東西上碰擊的聲音 蹄鐵 títiě 〖shoe〗釘在獸蹄上的〖常為鐵制的〗金屬片或邊緣,使蹄不受傷或幫它站穩 蹄子 tízi 〖hoof〗∶保護有蹄類哺乳動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質覆蓋物,將趾的末端幾乎全部包裹住 〖legofpork〗[方言]∶豬蹄 〖wench〗∶舊時罵女子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