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拼音,啼怎么讀,啼是什么意思,啼組詞,啼成語組詞
|
讀音:tí 拼音:ti |
筆劃:12 部首:口 |
|
啼組詞
|
【啼】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啼 讀音: tí
- 動詞 鳥獸的鳴叫。 【組詞】:「虎嘯猿啼」。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 動詞 號哭。 【組詞】:「啼哭」。《谷梁傳.僖公十八年》:「麗姬下堂而啼。」《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東陽陳叔山小男二歲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
【啼】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啼 讀音: tí
- 1 鳥、獸鳴叫。 【組詞】:鳥啼、猿啼
- 2 號哭。 【組詞】:哭哭啼啼、啼饑號寒
【啼】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啼 讀音:
- 1 鳥獸鳴叫。 【組詞】:「烏啼」、「鳥啼」、「雞啼」、「兩岸猿聲啼不住。」
- 2 號哭。 【組詞】:「啼哭」、「啼笑皆非」。
|
啼字的基本解釋: 啼 tí 哭,出聲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鳥獸叫:啼鳴。啼叫。虎嘯猿啼。 笑 筆畫數:12; 部首:口; |
啼字的詳細解釋: 啼 嗁 tí 【動】 (形聲。從口,帝聲。本義:放聲痛心地哭) 同本義〖weepaloud〗 嗁,號也。——《說文》。段注:“號,痛聲也。” 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嬰兒啼。——《呂氏春秋·察今》 婦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兒醒大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含乳啼。 兒懼,啼告母。——《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啼呼(哭叫,叫喚);啼饑(因饑餓而號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慘);啼咽(悲哽) 叫鳴〖cry〗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淥水蕩漾清猿啼。——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虎嘯猿啼。——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啼叫;啼喚(鳴叫);啼唱 哭泣〖tear〗 兒含乳啼聲。——林嗣環《口技》 又如:啼哭郎君(指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啼 tí 【名】 眼淚〖tears〗。 如:啼妝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東漢時,婦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淚痕,故名);啼眼(淚眼);啼痕(淚痕);啼妝(借指美人的淚痕) 啼號 tíháo 〖wail〗哭叫 啼饑號寒 tíjī-háohán 〖cryfromhungerandcold;cryinhungerandcold〗∶因饑寒交迫而啼哭 〖liveinhungerandcold;bepoverty-stricken〗∶形容饑寒交迫、生活極端困苦 啼叫 tíjiào 〖weepaloud;cry;wail〗啼哭;鳥獸叫 啼哭 tíkū 〖weepaloud;cry;wail〗放聲地哭 啼鳴 tímíng 〖thecryofbirdsoranimals〗鳴叫 啼泣 tíqì 〖weep〗啼哭;哭泣 于啼泣之余。——清·林覺民《與妻書》 啼笑皆非 tíxiào-jiēfēi 〖notknowwhethertolaughorcry;bebetweentearsandsmiles〗啼哭不得,也嘻笑不得。比喻處境極其難堪 啼血 tíxuè 〖crytobleeding〗傳說杜鵑總要啼到口里出血才止,所以用“啼血”指杜鵑啼得悲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