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裼拼音,裼怎么讀,裼是什么意思,裼組詞,裼成語(yǔ)組詞
|
讀音:tì,xī 拼音:ti,xi |
筆劃:13 部首:衤 |
|
裼組詞
|
【裼】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裼 讀音: tì
- 名詞 包覆嬰兒的被褥。《詩(shī)經(jīng).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jié)h.毛亨.傳:「裼,褓也。」
其他字義 裼 讀音: xí
- 動(dòng)詞 袒露,脫去上衣露出身體。《史記.卷七零.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唐.司馬貞.索隱:「裼,袒也。謂袒而見肉也。」
- 動(dòng)詞 穿上長(zhǎng)衣。《禮記.玉藻》:「不文飾也,不裼。」
- 名詞 古代加在皮裘外面的長(zhǎng)衣,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披風(fēng)。《孟子.公孫丑上》:「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
【裼】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jiǎn)編版)
基本字義 裼 讀音: xí
- 1 袒露,脫去外衣露出內(nèi)衣或身體。 【組詞】:袒裼裸裎
- 2 袒露,脫去外衣露出內(nèi)衣或身體。袒裼裸裎
其他字義 裼 讀音: tì
- 1 袒露,脫去外衣露出內(nèi)衣或身體。 【組詞】:袒裼裸裎
- 2 袒露,脫去外衣露出內(nèi)衣或身體。袒裼裸裎
|
裼字的基本解釋: 裼 xī 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袒裼。 裼 tì 嬰兒的包被。 筆畫數(shù):13; 部首:衤; |
裼字的詳細(xì)解釋: 裼 tì 【名】 嬰兒的包被〖swaddlingclothes〗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詩(shī)·小雅·斯干》。毛傳:“裼,褓也。” 另見xī 裼 xī 【動(dòng)】 脫去衣服露出上身〖benakedtothewaist;divestorunbuttonone'suppergarment〗 裼,袒也。從衣,易聲。——《說文》 裼,脫衣見體也。——《玉篇》 襢裼暴虎。——《詩(shī)·鄭風(fēng)·大叔于田》 襢裼,肉袒。——《爾雅》 徒裼以趨敵。——《史記·張儀傳》 聞戰(zhàn),頓足徒裼。——《戰(zhàn)國(guó)策·初見秦》 曹君袒裼而觀之。——《韓非子·十過》 又如:袒裼(袒、裼都指脫去衣服,露出上身,但袒還指脫去衣袖露出上臂,問吉兇露左臂,受刑露右臂);裼襲(古行禮時(shí),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裘。非盛禮時(shí),以此為敬) 脫去外衣露出內(nèi)衣〖takeofftheouterclothing〗 裼降立。——《儀禮·聘禮》 裼 xī 【名】 古代加在裘上面的無袖衣〖jacket〗 裘之裼也,見美也。——《禮記·玉藻》 另見t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