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纊拼音,纊怎么讀,纊是什么意思,纊組詞,纊成語組詞
|
讀音:kuàng 拼音:kuang |
筆劃:6 部首:纟 |
|
纊組詞
|
【纊】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纊 讀音: kuàng
- 名詞 棉絮。《小爾雅.廣服》:「纊,綿也。絮之細者曰纊。」《南史.卷七三.孝義傳上.庾道愍傳》:「冬日不衣綿纊,夏日不解衰絰。」宋.陸游〈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詩:「誰言鐵衣冷徹骨,感義懷恩如挾纊。」
|
纊字的基本解釋: 纊 (纊) kuàng 絮衣服的新絲綿。 筆畫數:6; 部首:纟; |
纊字的詳細解釋: 纊 纊 kuàng 【名】 古時指新絲綿絮。后泛指綿絮〖silkfloss〗 纊,絮也。——《說文》 纊,綿也。絮之細者曰纊也。——《小爾雅》 三軍之士皆知挾纊。——《左傳·宣公二年》 絲纊竹箭。——《禮記·禮器》 纊為繭。——《禮記·玉藻》 厥篚纖纊。——《書·禹貢》 又如:厥篚纖纊(謂把新的絲綿裝在竹筐里進貢);纊衣(纊服。綿衣。纊:絮衣服的絲綿);纊息(彌留之際的呼吸。古人臨死,置纊于其口鼻之上,以驗氣息之有無);纊絮(綿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