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君子三樂」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種事情是最快樂的但是君臨天下這件事并不包括在內。這三樂是:(1)山上有父母下有兄弟得享天倫之樂; (2)個人行為無愧于心; (3)得有天下最優秀人才面教育之。 父母健在、兄弟親好家人得以共享天倫是很多人的愿望因為這是一個完美的家庭狀況但未必是人人都可如愿的。因此如能有完整的天倫是為第一樂。其次若能時時自我警惕、克己復禮行止合乎符節如此便對得起上天生我之德對人也無所虧負自然心中安貼、坦蕩光明此為第二樂。自孟子心系圣道之傳以有教無類為原則可是若能得天下英俊之才而教育之成之以道則圣道可以傳之久遠使后世之人得被其澤是為第三樂。 這三種快樂并不完全操在一己之手必須配合天、人的因素才可三樂兼得。因為父母兄弟俱全決定于壽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需要人與時機相會;只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純由一己決定。所以如果有了第一和第三兩項快樂就更應善加珍惜以此自勉才能真正體會這些快樂。
君子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君子認為值得高興的三件事情為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見《孟子.盡心上》。
君子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君子認為值得高興的三件事情為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見孟子˙盡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