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多元智能一詞是由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書籍《Frames of Mind》中正式提出。Gardner 認為智能是一個復雜而且多面向的現象并不能單從傳統的共通因素角度來看待。因此他從不同的研究對象中檢視證據包括普通人的發展、資賦優異人的發展、腦傷的病人認知技能受損情形以及一些特殊的群體的發展情形---例如奇才、專家、自閉癥患者等。他也綜合了各種心理計量研究結果和不同文化對于智能的解釋等對于智能的界定提出幾個基本的判準進而脫離傳統的單一智能觀點轉而提出復數形式的智能觀點稱為多元智能。 在1983年的書中他的理論提出之初只確認出七種智能類型分別是音樂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以及內省智能。到了1999年他再度出版《Intelligence Reframe》一書時提出了新的理論版本。在該書中他認為可以加入自然探索者智能做為第八種確認的智能。但是他也指出另外可能的智能形式—靈性智能或者存在智能。只是這兩種智能形式尚未能完全通過檢驗的判準而成為一個可以認定的智能種類。因此他采取較為謹慎的立場認為相較之下存在智能較有可能是第九種智能的候選者但目前在尚未能完全通過智能判準的前提之下他認為他能確認的智能種類是---八又二分一個智能。 多元智能理論原是心理學者對于智能提出的新觀點Gardner 原先并未有任何教育的主張或意圖運用在教學上。但由于該理論受到教育和其他領域的使用或者誤解2006年他出版了《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一書再度澄清智能的主張、說明對于新增智能類型的看法以及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回應教育的議題。 從多元智能的理論來說Gardner認為所有的人類都擁有這些所有的智能種類但是并沒有任何兩個人擁有完全相同的智能剖面圖即使是同卵雙生子也不會全然一樣。他也強調擁有一種優勢智能并不意味著這個人必然能卓然表現出該智能或者完全發揮運用。然而他認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認同并且豐富各種不同的人類智能以及各種智能的組合。人類之所以不同便在于智能的不同組合也更能大的能量合宜地去面對世界中的各種問題發展更合宜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