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執行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政策執行」是發生在政策付諸實施與政策產生影響之間;一般而言整個政策程序的三個步驟為政策規劃、政策執行及政策評估政策執行聯結了政策規劃及政策評估。有關政策執行的研究可以協助決策者了解影響執行成效的問題俾作出較佳的決定達成政策目標但是對政策執行研究卻遲至最近才受到重視因此哈果夫(Erwin C. Hargrove)稱之為「斷了的聯結」(the missing link)。 政策執行的意義學者的說法不甚一致鍾斯(Charles O. Jones)以為政策執行是將政策付諸實施的各種活動而其中尤以解釋(interpretation)、組織(organization)及應用(application)三種活動最為重要。解釋意指將政策內容轉化成可接受、可執行的語言或指令;組織意指為實施政策而設置機構和建立執行方法;應用意指提供例行的服務及支付經費等。史密斯(Thomas B. Smith)則認為政策執行是一種社會中產生緊張的力量其緊張產生于下列四個執行過程組成因素中間:理想的政策、執行機構、政策執行對象以及環境因素。 公共政策學者對「執行」的解釋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研究重點與方法。哈果夫將之歸為三類:第一類是政治科學家他們發現公共政策的實現是復雜的政治過程;第二類研究人員企圖發展出政策分析家能據以預估政策結果的方法;第三類研究人員則研究某一特定公共政策之運作。 那些因素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敗呢?愛德華斯(George C. Edwards Ⅲ)認為有四項主要變數直接或間接影響政策的執行:(1)溝通(communication); (2)資源(resources); (3)執行人員意向(desposition); (4)機關科層結構(bureaucratic aucratic structure)。范米特(Donald S. Van Meter)和范何恩(Carl E. Van Horn)則提出六個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茲以范米特及范何恩二氏所提理論為架構參照其他學者的看法綜合說明教育政策執行應注意之因素。 1.政策及其目標:政策不宜對教育現況做太大的改變教育政策目標應力求具體明確。 2.政策所擁有的資源:執行一項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門應提供足夠的經費及誘因時間也要充裕。 3.機關間的溝通與督促措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要正確且前后一貫上級機關應提供執行政策所需之技術指導和協助提供參與的機會如有需要應盡力說服執行機關執行政策。 4.執行機關的特性:要考慮執行政策之教育局或學校是否有足夠的編制與能力主管領導是否有力以及是否得到地方首長及各界的支持等。 5.經濟、社會和政治情況:要考慮整體財政狀況要爭取政策實施對象、教育專家學者及輿論的支持。 6.執行人員的態度:教育政策之執行應爭取執行機關教育局或各級學校首長及成員之支持。
政策執行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政策方案經過合法化后透過專責機關及人員以適當的管理方法采取必要的對應行動使政策方案付諸實施以達成預定目標的所有相關活動及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