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相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教學相長」是〔禮記·學記〕所倡導的教學理論之一。「教學」二字合用最早見于〔禮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指「學」是必需的但需要有「教」的引導;它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與政治的關(guān)系。 〔學記〕所提出的「教學相長」理論為:「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是說教師應在教學中求進步始能勝任愉快。所以教師須一面教一面學從教學上發(fā)現(xiàn)問題要去研究并充實新知應用到教學上以使教學能自強不息日新又新。因此從教師方面說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教與學互動會提高教的品質(zhì)。從學生方面說學生雖可從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獲得知識但仍需自己努力學習才能學得更為精進。 先秦諸子中大多討論「學」比較少講到「教」。〔學記〕中提出許多有關(guān)的教學理論是其最大的貢獻;它揭示了「教」與「學」的辯證關(guān)系認為只有通過「學」的實踐才可能看到自己學業(yè)方面的欠缺而只有通過「教」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知識相經(jīng)驗的不足。從而明了兩者的差距力求上進所以才會「教學相長」。
教學相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也會從中獲益。 【造句】在課堂上師生之間良性的互動可以得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教學相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語出《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教學相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我那解悶的本領(lǐng)都被公子學去了那里再尋甚么新色的去?我們『教學相長』公子有甚么本領(lǐng)?何不也指點我的一件?彼此頑起來倒也解悶。」 2: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教學相長也。」 3:《韓詩外傳.卷三》:「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 4:《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