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學分為大學中計算授課時數的單位。一般科目每周上課一小時連續(xù)上課一學期或授課滿十八小時者核給一學分。但實驗、實習、繪圖、美工、音樂、體操運動等科目得以每周上課三小時或以上連續(xù)上課一學期核給一學分。 高等教育階段之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專科學校、大學校院及研究所等類以「學分」作為課程實施的標準。每一科目視其性質與內涵編配一定的學分數通常是每科二至四學分。由于科目有必修與選修的區(qū)別因此各個科系對于學生修業(yè)及畢業(yè)的最低要求包括必修若干學分、選修若干學分、甚至必選若干學分都有明確的規(guī)范。凡成績考查未達標準者必修科目必須重修選修科目可以重修也可以另選他科以取得畢業(yè)所需的學分。 過去我中學等以下學校的課程實施類采「學時」制。按照統(tǒng)編的課程標準與教學計劃排定各個年級的開課科目及時數學生照著修習固定每周某科上課若干節(jié)。這種課程制度固然適合共同基礎教育的需要但其選修科目不多又每每流于形式故較無法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并且只要若干科目不及格便須「留級」重修該年級的所有科目亦不合理。自1992年(1992)起我國爰有部分的高級中學開始試行學年學分制嘗試以較具彈性的「學分」課程取代過去較為強制的「學時」課程以加強課程的深度與廣度充實課程的試探與引導功能。
學分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量詞。計算學科分量的單位。通常以每一學期每周上課一小時為一學分。 【造句】這門課共有三學分。
學分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量詞。計算學科分量的單位。通常以每一學期每周上課一小時為一學分。如:「這門課共有三學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