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所謂政策拉斯維爾(Harold D. Lasswell)和卡普連(Abraham Kaplan)認為旨在實現某些目標、價值和實際的計劃(a projected program of goals values and practices)。所謂公共政策伊斯頓(David Easton)認為是政府對整個社會的價值作權威性的分配(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夏坎斯基(I. Sharkansky)則指出凡政府的重要活動即為公共政策。戴伊(Thomas Dye)認為公共政策是政府選擇要有所作為或作為(what the government chooses to do or not to do)。鍾斯(Charles O. Jones)則以公共問題為中心來研究公共政策鍾斯以為「問題」是:為人所感覺認定的某些需求、挫折或不滿足必需去謀求解決。問題有公私之分一般說來問題牽涉較多人者即為公共問題這類問題如由政府處理即形成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牽涉的公共問題范圍很廣包括國防、外交、治安、交通、教育、衛生及福利等等。 基于以上學者的觀點對教育政策作以下五點的詮釋: 1.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種:由于人們對某些教育措施感到不滿意便形成教育問題為謀求解決這些教育問題滿足人們需求而制定的政策即為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目標取向的:亦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在于達成某些教育目標這些目標或許是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念抑或在提升各級學校教育品質總而言之教育政策并非漫無目標的。 3.教育政策是政府對社會價值與教育資源作權威強制性的規定: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其一定的法定程序俟完成程序公布施行對實施對象及執行者即具有規范性無論是教育制度的更張或教育資源的分配都有強制的約束力。 4.教育政策是政府在教育上的重要決定:教育政策的執行是政府的重要活動。因為教育政策牽涉的人多影響范圍廣作決定的層次高而決策與執行的成敗更關系政府整體施政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是政府的重要工作。 5.教育政策包括政府對教育問題的作為與不作為:教育決策者對教育問題之解決可以制定某項政策并據以執行有時也可能因為尚無較佳方案或時機尚未成熟而采取不作為方式以為因應。 綜上所述可見教育政策是目標取向的、規范性的及重要的政府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