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區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根據提案教學目標為:(1)啟發幼兒了解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2)增進幼兒對物形、數量、空間等的正確認識; (3)使幼兒學習數并有簡單的應用能力。 學前三至六歲的幼兒正處于預備推理期(Pro-logical stage)至轉移期(Transitional stage)對于數的保留沒有概念是以對數學的認識必須從日常的生活與游戲中來建立。現在就對數學區的設置、內容、活動方式與評量說明如下: 1. 設置:(1)設備:基本的桌椅、柜陳列基本的數(1~l0)字、珠字、數棒、各種幾何圖形、立方體、球體、七巧板、時鐘、沙漏、秤等另依中心主題或幼兒感興趣的數學玩具適時加入; (2)布置:四季時序表、日月歷、周歷、生活作息表、數字圖表; (3)位置:宜安排于活動室中較安靜的區域空間不必太大光線宜充足。 2. 內容:(1)分類:分辨異同的比較與配對邏輯推理; (2)數:唱、點數一對一對應分解、集合、十以內加減、應用、序列、保留、「零」; (3)量:度量、量的保留。(4)圖形與空間。 3. 活動方式:(1)多運用操作性教具、卡片型式玩具; (2)游戲最能吸引幼兒的興趣; (3)模仿商店、銀行工作的游戲; (4)烹飪活動中的量杯、匙等的應用。 4. 評量:評量幼兒是否達到以下之目標:(1)幼兒對數產生興趣; (2)幼兒能就物品分類。配對、比較并說明理由; (3)辨別基本幾何圖形; (4)發展數的保留概念; (5)了解簡易分數; (6)了解集合與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