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物化」泛指由復雜變為簡單的抽象歷程。我國有「羽化」一辭指昆蟲由幼蟲蛻變為成蟲;也指由人而成為神仙。西方此字又指將實際的抽象元素變為理念或將物質抽象化;轉變為被事物所制約。 另一人類物化現象可由歷史的發展觀照即人在原初自然情境中與自然界的萬物共存生時所需取之于自然死后又復歸自然也稱物化。自工業革命后人類利用機器取代手工并大量生產更有效地控制了自然生產者與生產工具及產品疏離。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認為工業國家生產工具是資本家所有勞動者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員而產品卻非勞動者所有即是將人視為生產工具也是一種人的物化。 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認為「此有」或「我在」(Dasein)是人不斷開啟自身的生活世界如不斷地用物完成物是「此有」使得物體存在才是「真實的存在」。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卻不斷地被生活世界的物體吸引不斷地由一物轉移到另一物不斷追逐新世界忘卻了事物存在的根源「此有」是這種情形也猶如人的物化。
物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死亡。 【造句】聽說那位禪師已在多年前物化駕鶴仙歸了。
物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事物的變化。《莊子.齊物論》:「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文選.揚雄.甘泉賦》:「于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死亡。唐.杜甫〈天育驃騎歌〉:「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辯才雖物化參寥猶夙昔。」也作「物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