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拼音,物怎么讀,物是什么意思,物組詞,物成語組詞
|
讀音:wù 拼音:wu |
筆劃:8 部首:牜 |
|
物組詞
|
【物】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物 讀音: wù
- 動詞 尋求。 【組詞】:「物色」。
- 動詞 選擇。《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淮南子.繆稱》:「欲知天道察其數,欲知地道物其樹,欲知人道從其欲。」
- 名詞 特指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羊權為黃門侍郎,侍簡文坐。帝問曰:『夏侯湛作羊秉敘絕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 名詞 典章制度。《左傳.哀公元年》:「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
- 名詞 指作品或言談中的內容。 【組詞】:「言之有物」。《文選.陸機.文賦》:「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 名詞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對于「我」而言。 【組詞】:「物我兩忘」。《史記.卷二四.樂書》:「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名詞 存在于天地間一切人事物的通稱。 【組詞】:「天生萬物」。《易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列子.黃帝》:「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
【物】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物 讀音: wù
- 1 指作品或言談中的內容、實質。 【組詞】:言之有物
- 2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 【組詞】:待人接物、物我兩忘
- 3 存在于天地間的一切東西。 【組詞】:貨物、人物、萬物
【物】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物 讀音:
- 1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 2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 【組詞】:「名物」、「文物」。
- 3 訪求。 【組詞】:「物色」。
- 4 內容。 【組詞】:「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 5 眾人。 【組詞】:「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 6 存在于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組詞】:「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
物字的基本解釋: 物 wù 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物。生物。物體。貨物。禮物。文物。物價。物質。地大物博。物極必反。 內容,實質:言之有物。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群眾的批評)。待人接物。物望所歸(眾望所歸)。 筆畫數:8; 部首:牜; |
物字的詳細解釋: 物 wù 【名】 (形聲,從牛,勿聲。“勿”是一種雜色旗,表示雜色。本義:萬物) 同本義〖object〗 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于牽牛,故從牛。——《說文》 物以群分。——《禮記·樂記》 四時之散精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貢。——《周禮·太宰》 又如:物品(各種財貨、物件);物母(萬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規律);物祖(萬物之祖);物際(事物的界限);物愷(愿各物安樂);物靈(萬物之靈);物用(百物器用) 物件,東西〖article;thing〗 龐然大物。——唐·柳宗元《三戒》 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無所持。——明·魏禧《大鐵椎傳》 奪其物。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變(事物變化);物隱(事物的隱秘);物端(東西,物品);物誘(為外物所引誘);物勢(事物的趨勢、態勢);物惑(外物的誘惑);物則(事物的法則);物像(樣子) 事;事情〖affair〗 有物有則。——《詩·大雅·烝民》。傳:“事也。” 又如:物務(事務);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窮究) 社會,外界環境〖theoutsideworld〗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又如:物外人(塵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運(世運);物外交(超世脫俗的交誼) 雜色牛〖varicoloredox〗 三十維物,爾牲則具。——《詩·小雅·無羊》。毛傳:“異毛色者三十也。” 雜色的旗〖motleyflag〗 〖九旗〗雜帛為物,以雜色綴其邊為燕尾,將帥所建,象物雜色也。——《釋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旃龍為旂,通帛為旃,雜帛為物…。——《周禮》 牲畜的種類、品級〖category〗 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駑馬一物。——《周禮》 又如:物類(同類,物的同類;種類);物匯(物類) 顏色〖color〗 比物四驪。——《詩·小雅·六月》 又如:物采(色彩) 哲學用語。物質,與“心”相對〖substance;content〗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赤壁賦》 又如:唯物論;物氣(物質性的妖氣);物觀(客觀) 物產〖products〗 此物故非西產。——《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物圖(物產分布圖);物殷俗阜(物產豐盛,風俗淳厚);物阜民康(物產豐富,人民安康);物阜(物產豐盛) 他人;眾人〖theothers〗 損己以利物。——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 又如:物聽(眾人的言論);物意(眾人的心意);物師(眾人的師表);物鬼(人鬼);物跡(人跡);物軌(眾人的榜樣);物宗(眾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對于萬物的役使、支配);物忌(眾人忌憚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眾望) 景物〖scenery〗。如:物華(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財富,財物;特指不動產〖property〗。如:物業(家業;家產);公物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article〗。如:物帛(物品財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神靈〖deities〗 輯江淮物,會大海氣,以合泰山。——《漢書》 標記,記號〖mark〗 叔孫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物 wù 【動】 選擇〖choose〗 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周禮》 觀察〖observe〗 物土方,議遠邇。——《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物產 wùchǎn 〖product;produce〗出產的物品 物產豐富 物腐蟲生 wùfǔ-chóngshēng 〖ruinbefallsonlyonthosewhohaveweaknesses〗物質腐敗在先,蛀蟲滋生在后。比喻出了問題首先是自身存在弱點,爾后才是外部因素起作用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乃作。——《荀子·勸學》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宋·蘇軾《范增論》 物各有主 wùgèyǒuzhǔ 〖everythinghasitsowner〗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 物故 wùgù 〖passaway;die〗∶亡故;去世 前以降及物故。——《漢書·李廣蘇建傳》 親友盡已物故 〖affairsofhumanlife〗∶世事 〖accident〗∶指變故 物故不可論 物歸原主 wùguīyuánzhǔ 〖returnsth.toitsrightfulowner;renderuntocaesarthethingswhichareCaesar's-Bible〗物品歸于原來擁有它的主人 物候 wùhòu 〖phenology;naturalphenomenathatrecurperiodically〗生物的生命活動和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如植物開花、結果;動物蟄眠、遷徙以及始霜、解凍等 物化 wùhuà 〖passaway〗∶去世;死亡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change〗∶變化 于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漢書·揚雄傳》 物換星移 wùhuàn-xīngyí 〖changeoftheseasons;thingschangewiththepassingofyears〗景物變更,群星移易。借喻歲月消逝,世事變異 物極必反 wùjí-bìfǎn 〖thingswilldevelopintheoppositedirectionwhentheybecomeextreme;extremesmeet;noextremewillholdlong〗萬事萬物到了極點,超過一定限度,必定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物價 wùjià 〖commodityprice〗商品的價錢 物價合理 物競天擇 wùjìng-tiānzé 〖survivalofthefittestinnaturalselection〗謂生物相互競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擇存留下來 因為物競天擇的公理,必要順應著那時勢時,才能夠生存。——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 物鏡 wùjìng 〖objectivelens〗裝在顯微鏡、望遠鏡等光學儀器和用具上,與被觀察物體在同一端的透鏡 物理 wùlǐ 〖innatelawsofthings〗∶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physics〗∶物理學 物力 wùlì 〖materialresources;material〗可供使用的全部物資 物力必屈。——漢·賈誼《論積貯疏》 身以外之物力。——〖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物力資源 物力維艱 wùlì-wéijiān 〖one’sresourceisindifficulties〗一切財物都來之不易,要懂得維護愛惜 物料 wùliào 〖material〗所用的物質材料 防汛搶險物料 包裝物料 物品 wùpǐn 〖article;goods〗泛指各種東西 零星物品 物情 wùqíng 〖principle〗∶情理 物情世態 〖humanfeelings〗∶人情 〖popularfeeling〗∶人心 事多放濫,物情生怨 物色 wùsè 〖haircolor〗∶牲畜的毛色 〖lookfor;choose;seekout〗∶按一定標準去訪求 乃令以物色訪之。——《后漢書·嚴光傳》 物色人才 為巡船所物色。——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see〗∶瞅見;看到 免親友物色 〖scenery〗∶風物;景色 〖oddsandends〗∶各種物品 物傷其類 wùshāng-qílèi 〖allbeingsgrieveforthefellowbeings;animalsgrieveforthirfellowcreatures〗比喻因同伙受打擊而悲傷。原指動物因同類遭不幸而哀傷 物態 wùtài 〖stateofmatter〗物質存在的三種基本物理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物體 wùtǐ 〖object;substance;body〗占有一定的空間,由物質構成的東西 固態物體 物外 wùwài 〖alooffromworldlythings〗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物物 wùwù 〖allthings;eachthings;variouskindsofthing(object)〗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物物各自異。——《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與物物爭。——〖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物物交換 wù-wùjiāohuàn 〖barter〗進行以貨易貨交易的行動或實踐;以貨易貨 先前的物物交換制度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貨幣經濟 物以類聚 wùyǐlèijù 〖thingsofonekindcometogether;likedrawstoliketheworldover;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性質接近的事物,往往集聚一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物議 wùyì 〖criticismfromthepeople〗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 止息物議 不屑物議。——《南史·謝幾卿傳》 〖李〗泰每為之先拜,圭亦以師道自居,物議善之。——《唐書·王圭傳》 物欲 wùyù 〖desireformaterialwealth;humandesire〗對物質享受的欲望 物證 wùzhèng 〖materialevidence〗從證物分析而得出的關于案件的證據 物質 wùzhì 〖objectivereality;matter;substance〗∶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 〖material〗∶指金錢、生活資料等 物質獎勵 物種 wùzhǒng 〖species〗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物種是由共同的祖先發展而來的,是生物繼續進化的基礎。不同物種的生態特點不同 物主 wùzhǔ 〖owneroflostproperty〗物資或物品所有者,一般指被盜竊或遺失的財物的擁有者 繳獲的盜竊物都歸還了物主 物資 wùzī 〖goodsandmaterials〗物質資料 戰略物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