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反求諸己」出于〔孟子.離婁上〕:孟子主張人在發現自己的言行不為人所接受時就應該立刻反省、求諸己身。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使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苍姟吃疲骸河姥耘涿郧蠖喔!!弧?br /> 孟子這一段話是說:一個人想要破除良知的障蔽有賴于自我心性的反省。所以孟子很重視個人「自反」的功夫。究竟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反求諸己」?孟子直截了當地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咕褪钦f凡是遇到與自己不合的狀況都要先反回來求自己的不當之處而不是先責怪別人。例如自己愛人而人卻不肯親近我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仁愛還不夠?治理人的而人卻不受治理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智能還不足?自己禮遇人而人卻不回敬我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還不夠禮敬? 時時恪守「反求諸己」的原則就隨時隨地都能自行警惕、自我約束、自求改進久而久之身心自然會逐漸趨向端正無邪的境地;如此一來天下人都會來歸依順服。所以孟子引用〔詩經.大雅.文王〕的話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棺鳛榭偨Y;意思是說人如果能永久地配合天命而行善道遇到不如預期的反應時能先從自我反省、自我改進開始那么自然可以多福。 人若能時時刻刻以反求諸己的工夫自我訓練則良心就能保持清明靈覺;同時避免對人吹毛求疵、凡事只知責人的心理逐漸形成寬忍的氣度、恢宏的胸襟所謂能責己可以免己之過不責人可以增人之功。做人先要求自己、檢討自己就能以一顆包容、諒解的心來面對周遭的人、事、物如此則有助于人際的和諧更能因此促進自我成長、增加智慧是最好的修養工夫。
反求諸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反求諸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反過來檢討自己。 【造句】凡事要反求諸己不要老是苛責別人。
反求諸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反過來要求自己?!睹献樱x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p>
反求諸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清.顧炎武〈與戴楓仲書〉:「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2: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p> 3:《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或問下.傳五章》:「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己?!淮苏f亦是?!?/p> 4:《二程集.周易程氏傳.卷三》:「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p> 5:《孟子.離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6:《禮記.射義》:「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后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