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人力資本一詞系視人為一種資本財此種資本財與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在經濟發展中居于同等的地位與重要性。 經濟學家所謂之資本過去是指物質資本而言亦即單指廠房、機械設備及生產工具等。從不把人經由學習與訓練的結果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視為是一種投資。當然這并不表示經濟學家不重視「人」在構成國家財富上的重要性而是因為在經濟學理論中一向都將勞動者看作是一種基本的同質生產要素。在古典的觀念中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從事粗陋的手藝工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彼此相等能與生俱來。因此對于這種相等的勞力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就都假定為同質的。過去經濟學家所以持這種的態度與看法乃是因為他們認為「人」不可以成為投資的對象因而也不接受「人力」可以成為「資本」的觀念。此一看法正如聞名經濟學家舒爾滋(T.W. Schultz)所言:「經濟學家不明白地將人力資源視為資本的一種形態、一種生產工具、投資的產品就使得傳統的勞動概念得以保存下來」。 過去經濟學家視人力資本是一種抽象的經濟觀念因此其所有權是屬于個人。經過國家及個人長時期累積投資后則其與社會融為一體所表現的知識與技能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及文化繁衍有很大的影響。 為「資本」定義開拓新的領域而奠定「人力」與「資本」合而為一的概念首推費舍(I. Fisher)。他主張資本應指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者或是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主體人在接受學習與訓練之后由于變成一種能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客體因此人才可能成為一種資本。這種資本取決于人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能力;即資本源于能力故稱之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在費雪爾的資本定義下人力與資本獲得強而有力的結合。 對人力資本概念確立不疑者為舒爾滋他在一九六零年全美經濟年會中發表[人力資本投資](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一文認為經濟學家分析資本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人力資本。如果經濟學家當年不依照馬歇爾的看法而遵照費舍的資本概念就不會忽略人力資本。馬歇爾(A. Marshall)在他的[經濟學原理]中雖然也表示在所有的資本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對人投資而形成的資本但是盡管如此他認為這只不過是從抽象與數理的觀點來看人的活動所產生的后果毫無疑問人是資本但是在實際分析中市場上并未視為資本如果真的將「人」視為「資本」來處理是不可思議的。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文化涵養而不是經濟。如果將教育當成是一種創造資本的方法會貶低人格而且也不道德。舒爾滋對于持這種看法的人并不贊同:他認為把教育視為一種活動可以增進人力資本并不否定上述論點的正確性只是說教育除了有文化的功能與價值外還具備另外一種功能就是可以提高一個人工作的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國民所得。所以教育文化、經濟效果應該是共同而不是互斥。他對人力資本觀念的闡釋深受經濟學家的重視與肯定。 在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本所以會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與肯定是由于人力資本投資其不同于物質資本者特性有四:折舊緩慢、移動性大、風險性小及報酬率的高低非人力投資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本投資后是報酬遞增而物質資本投資后則是呈現報酬遞減。 至于人力資本投資的方式一般而論有四項分別為:正規教育、在職訓練、勞動者的營養與健康及勞動者的休閑活動。其中教育與訓練是被公認為提高人力素質與就業最有效的途徑至于后兩項如果對勞動者也能夠加以實施亦有助于勞動生產力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