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容忍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挫折容忍力即是指一個人面臨挫折時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亦即經得起打擊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受到挫折。因為挫折代表某些愿望未得滿足而引起了挫敗感。挫折會導致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喪失因而產生繼起的現象或行為。有人在遇到挫折時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則出現冷漠、幻想、退化的反應。甚至有的人會因所遭受的挫折太大造成其情緒上長期的困擾而影響生活的適應。 由于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生活經驗與生活態度也不一樣因此在遭受挫折時的反應也有差異。有的人一經挫折即一蹶不振。有人卻能百折不回屢敗屢戰愈挫愈勇。心理學家為了了解人們在面對挫折時的不同反應乃進行「挫折容忍力」的研究。據發現:人格比較統整的人或是心理比較健康的人通常能忍受挫折的打擊。反之人格不健全或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在遭受挫折時可能即失去統整性導致行為暫時的失常。更嚴重者可能因人格解組而出現心理疾病。因此挫折容忍力為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 心理學家們相信挫折容忍力是可以學習的而且在兒童期即應開始學習如何面對挫折。因此父母和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教導孩童如何在挫折中汲取經驗克服困難。
挫折容忍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