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型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教學型態是指教學者在教學活動中持續運用以影響學習的一組獨特行為、方法及策略。對于教學型態的定義迄今未有定論不同的學習者有不同的看法。有采取較廣泛的觀點認為教學型態是一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或教學行為的總稱;有將之視同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者;有將之視為教學者特有的教學行為反應出教學者本身特有的人格特質和教育哲學。學者康弟(G.L. Conti)曾將各類教學型態的意義歸為四類:(1)教學型態是一種外在的教師特性; (2)教學型態是一組教學模式; (3)教學型態等于教學方法或策略希望教學型態能與學習型態相配合; (4)教學型態與教師如何學習有關當教師了解如何對學生的學習型態作反應時教學型態即可改變。 教學型態究竟包括那些內容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主張。康第認為包括學習者中心及教師中心二大類型共七個部分即學習者中心的活動、個別化教學、有關經驗、學生需求的評估、學習氣氛的建立、學習過程的參與及使個人有發展的彈性等七部分;另阮祖里(J.S. Renzulli)和史密斯(L.H. Smith)則將教學型態分為四種類型包括九種教學方法即(1)鼓勵學生一起工作:包括設計教學及同儕教學; (2)以教師為中心的活動:包括練習復誦及講述; (3)學生獨自完成作業:包括獨立學習及編序教學; (4)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包括討論、游戲教學、及模擬教學等。鄧恩等人(R. Dunn & K.J. Dunn)則將教學型態區分為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學生分組、空間設計、教學環境、評量技巧、教師哲學、教學特性及學生偏好等幾種。康富爾德等人(Ablert and Judith Canfield)將教學型態分為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結果的影響等四部分。崔西(S.J. Tracy)亦將教學型態分為教師中心及學生中心二大類。 可見教學型態究竟包括那些類型因學者的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上述各學者為了要進行教學型態的評量已經分別發展出量表或問卷以教師為對象測量其教學型態。但阮祖里、司密斯及崔西等人所發展的問卷則以學生為施測對象旨在了解學生對教師教學型態的偏好。故對教學型態的評量施測對象亦有不同。(參見「學習型態」)
教學型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