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何景明的生平
何景明生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8月初6,卒于1521年(共活了39歲)。生子時,其母李氏夢見太陽落到了自己懷里,所以取名景明。景明三歲時,其長兄景韶中了舉人。二哥景陽也學(xué)有小成,這激勵了何景明。景明天性聰明,六歲可以對聯(lián),八歲可以寫文章,讀書強記能力很強。
父親對小兒子不偏愛,在渭源縣為官時,也帶著何景明,當(dāng)時何景明12歲。兩年后何景明歸家,大哥景韶教他讀《尚書》,只九個月就可以講解了。此時沁水御史李瀚巡按汝寧,調(diào)試信陽諸生,當(dāng)讀了何景明的卷子之后大嘆"奇才",并特意到信陽來看何景明。于是何景明在這時就出名了。16歲時,與二兄同時中舉(省試),何景明以《尚書》經(jīng)第三名中舉。這時何景明其貌不揚,個小,頭發(fā)少。周圍很多人找何景明題字、寫字,何景明一概避而不見。
第二年何景明參加禮部的春試,因為文中多奇字(我想這大概與他讀《尚書》有關(guān)),主考官不欣賞,所以名落孫山。歸家后,二哥任巴陵縣令,何景明和他一起到了巴陵。1502年(景明20歲)終于考上了進士。按理何景明就照例為庶吉士,但因他生性耿直,所以沒有成為庶吉士。庶吉士,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nèi)的短期職位。由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zhì)者擔(dān)任,目的是讓他們可以先在翰林院內(nèi)學(xué)習(xí),之后再授各種官職。情況有如今天的見習(xí)生或博士后。
22歲這一年,正式授為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任起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由文筆好者、有德者任之,屬從七品。
第二年奉命出使云南,一年后回京。
何景明為官之時,也是大宦官劉瑾當(dāng)權(quán)之時,當(dāng)時正德皇帝明武宗只有15歲,對他無可奈何。何景明上書首輔要求制裁劉瑾,但沒有用,何景明便請求還鄉(xiāng),劉瑾批準(zhǔn)。
何景明回信陽住了四年,除讀書、寫書之外就是游玩。此期間何景明大哥和父母相繼去世。
李夢陽因觸犯劉瑾而被抓,朋友們也一起救李夢陽。其中康海是出了大力的。康海不愿與劉瑾交往,但為了李夢陽還是去見的他,劉瑾看在康海的面子上放了李夢陽,后來劉瑾死后,康海被視為同黨而革職,李夢陽不為他說話,康海便寫了《中山狼雜劇》來諷刺李夢陽。
四年之后,劉瑾被誅,何景明官復(fù)中書舍人,并任內(nèi)閣講經(jīng)官。講官為帝王和大臣講儒家經(jīng)典,一月三次。
35歲這一年升為吏部驗封司員外郎,為從六品,吏部即相當(dāng)于今天的組織部兼人事部,長官為吏部尚書。下設(shè)四司: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wù)。也很有實權(quán)。
第二年,升為陜西提學(xué)副使。官至四品。此時何景明36歲。上任三年去世。
何景明一生為人耿直,凡是權(quán)貴不交,宦官不交。有時權(quán)貴請他,沒法拒絕,就自帶馬桶,座在桶上吃飯。在陜西時,只要見著權(quán)貴的家屬為非作歹,抓住就打。從任上病歸時,只有白銀30兩。明史稱之有"國士之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