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析法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客觀、系統而且量化的方法用來描述明顯的溝通內容」。這種方法本是溝通研究中分析傳播內容的主要方法但因適于處理文件和檔案資料故也逐漸為社會科學的其他領域所采用。其與歷史研究法類似常須透過文獻獲得資料不過歷史研究法系以探討較遙遠的過去記錄為主而內容分析法則重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在某段期間內該現象的發展情形。 內容分析的程序大致可以分成幾個步驟:(1)確定目標; (2)收集和選取分析資料(即文件和檔案資料); (3)界定分析的類別; (4)決定分析的單位; (5)確定陳列方式; (6)進行分析等。這些步驟必須依序進行不可遺漏。 內容分析法的優點值得提出來約有下列幾點:(1)研究對象如已無法接觸(如死亡)時舍內容分析法外別無其他替代法。(2)內容分析經常采用較大的樣本。(3)內容分析比大規模的調查成本較低且較省時。因為許多文獻大多集中在圖書館、報館資料室均易查尋。(4)由于有的文獻如報紙的專欄都由學有專精的人士所撰寫所以他的品質較郵寄問卷的品質為佳。(5)內容分析的文獻大多早已完成因此他不致對既有的內容、主題有所影響。 內容分析法雖有不少優點但它仍有其限制:(1)文獻資料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基于某種目的而為難免會有夸張、隨意編織甚至夾雜個人偏見僅記載作者認定是好的事件不被認定好的事件便可能流失。(2)資料可能隨時散軼只有名人的資料保留下來一般人寫的信件或日記即使價值很高可能遭到破壞或貯存在不知處難以取得。(3)文獻提供的僅是語文的行為非語文的行為則未提供直接的資料。(4)文獻大都缺乏標準的格式可循尤以個人的文獻為然因此欲比較各人所完成的文獻時研究者必感困難。(5)編碼困難以文字寫成的文獻因目標不同內容或材料殊異缺乏標準化長度格式不一。此外所有文獻大多是以文字陳述缺乏數字量化頗為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