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導師是學校中兼負教誨與訓導雙重責任的教師。由于教育除了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良好習慣的養成、品格的培養等因此常有「經師」、「人師」之分而一位成功的教師必須既是經師同時也是人師。事實上導師除了當人師在學術上仍負有統合各科予學生一個完整的學術內容并以之輔導學生的學習尤其在今日學科分化日細更需要人來統整但也因此更難覓得適當的導師人選。 我國各級學校都實施導師制度由于小學采包班制級任老師即為導師且任教絕大部分的科目。另一方面因為學生年紀較小對導師的倚賴和認同較高可算是導師制度實施較成功者。中等學校以上由于分科日細一方面每一位老師由于專長的限制只能任教某一班一個科目任何人擔任導師與學生相處的機會都相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導師也往往不再是學生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在學生的求助對象中導師的地位往往低于其同儕團體。以上的主、客觀因素使得導師制度在中等以上學校較不易發揮可是就教育機關而言仍有必要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和統整以達成教育的目標。 導師的職責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1.對學生之個別輔導;導師對學生的學業、行為、品德等各方面都負有輔導的責任尤其當學生行為有偏差時更要配合學校人員來分攤導師的部分工作。 2.全班之團體輔導:學校中以班級為單位之競賽或各種團體活動目的在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群性這些活動大都由導師來指導。另一方面導師也可舉辦各種團體活動來促進學生群性的發展。 3.導師為學校與家庭溝通的橋梁:家長與學校都負有教育的職責而兩者之協調與配合可使教育方式具一致性如此學生才不會無所適從。尤其當學生產生問題時更需導師與家長配合來解決。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導師的責任是無限的相當繁重。在導師制度的實行上原先認為這是每位教師分內的義務職擔任導師者除了減少上課時數只給予象徵性的導師費但由于導師工作繁瑣人人視為畏途以爭取擔任「科任老師」為尚許多學校因而采輪流的方式來解決此一問題。教育機關也視此一問題已逐年提升導師費以提高教師們擔任導師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希望導師制度能落實。
導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指導學生研究學術及擔負訓育責任的老師。 【造句】在一年的導師任內他和班上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導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指導學生研究學術及擔負訓育責任的老師。如:「在一年的導師任內他和班上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佛教用語:(1) 指引導眾生去迷就正的人為導師。《新名詞訓纂.學屬.導師》引《佛報恩經》:「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盤經使得無為長樂故。」(2) 指僧伽中的上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