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先入為主」是指如果將兩種性質不同的訊息資料先后呈現給一個當事人則其先接觸的訊息資料往往會被記得較多或者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當事人對較早收到的訊息印象比較深刻這種先期的印象形成一個人的心向會支配人的思想進而影響其對后來訊息的客觀認知、判斷和解釋。 先入為主的現象在人際關系的原理上被稱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在初次人際互動關系上如約會、求職等我們通常會強調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不只希望能夠在重要人物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希望這個良好印象能持續下去。 關于「先入為主法則」的實驗研究首推社會心理學家阿斯契(Soloman Asch)在一九四六年所做的研究。阿斯契曾對二組受試者用相同的特質組合描述同一個目標對象但是所用的特質的呈現先后次序卻完全相反。第一組受試者所收到的訊息是:此一目標對象的特質為「機智、勤勉、沖動、善于批評、固執、嫉妒心強烈」但是在第二組受試者此一人物被形容為「嫉妒心強烈、固執、善于批評、沖動、勤勉、機智」。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組受試者對于目標對象形成頗為良好的印象但是第二組受試者卻對于目標對象的印象并不佳。 隨后盧金斯(A.S. Luchins)研究第一印象所得到的結果符合了一般人對第一印象的看法。他印了二分資料描述一個名叫「靜」的男孩一天活動的情形。其中一分寫著:「靜和一個朋友一齊上學兩人浸浴在暖烘烘的陽光下。途中他走進一家飲食店看到一個熟人就坐過去跟他聊天。后來有一個女孩推門進來他一看是前幾天才認識的女孩 他便『嗨』地跟她打一聲招呼?!惯@一分資料很容易使人對靜產生「外向」的印象。另外一分資料寫著:「靜獨自一個人從學校回家走在街道上較陰暗的一邊。途中他拐進一家飲食店選一張沒人坐的桌子默默地等侍者過來。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孩推門進來他最近見過她一次但是他并沒有跟她打招呼。」這分資料很容易讓人對靜產生「內向」的印象。 盧金斯操縱「外向」、「內向」訊息資料的呈現順序有的受試者先看到「外向」資料再看到「內向」資料有的受試者則先看到「內向」資料再看到「外向」資料。接著要全部受試者用人格特質檢定表評定他們對靜的印象。結果發現先看到外向資料的受試者傾向于評定靜具有外向人格而先看到內向資料的受試者傾向于評定靜具有內向人格。可見此一實驗研究的結果支持第一印象的強烈影響。 先入為主的現象啟示教育行政人員在溝通上宜采取積極主動先提供有關的訊息使其對教育問題先有正確的認知效果較佳。否則在其認知其他各種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不正確的看法之后再想要加強溝通、澄清及說明就較為費時效果也較差所謂「事倍功半」正是此種寫照不可不引以為戒。
先入為主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后就難以接受其他后來的意見了。語本《漢書.卷四十五.息夫躬傳》。 【造句】小時候被灌輸的思想觀念往往先入為主牢不可破。
先入為主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將最早聽見的說法當做是正確的而不愿做任何的改變。語本《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贡硎咀钤缏牭降脑捜菀自谛闹辛粝律羁痰闹饔^觀念而難以接受其他說法?!段拿餍∈罚诙呕亍罚骸副R主事這般拘執便有他同寅一個韓主事異常開通卻已在堂官面前先入為主極力贊說這改法律之舉是好的。」
先入為主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將最早聽見的說法當做是正確的而不愿做任何的改變。語本漢書˙卷四十五˙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表示最早聽到的話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觀念而難以接受其他說法。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盧主事這般拘執便有他同寅一個韓主事異常開通卻已在堂官面前先入為主極力贊說這改法律之舉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