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清商樂泛指漢、唐間的中原俗樂簡稱清商或清樂。詳言之是東晉、南北朝間在繼承漢、魏相和歌等北方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結合南方的民間音樂發展而成的新音樂。原來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都喜愛清商三調寫了不少歌詞并設立清商署取代相和歌使之成為民間音樂的主要形式于是清商樂變成南、北民間音樂的總稱但仿似南方音樂為主重要組成部分是吳聲和西曲。 另〔魏書·樂志〕載:「世宗定壽春收其聲伎江左所傳中原舊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鳩之屬及江南吳歌荊楚四聲總謂清商。」可知北魏時清商樂包括二類:一是中原舊曲為東晉、宋、齊所存的相和諸曲;二是東晉南遷后與中原文化相合的吳歌、西曲唯不是原始的吳歌、西曲。此后清商樂在南、北方分別發展到隨平陳后獲宋、齊舊樂詔于太常置清商署管理文帝曾稱清商樂為「華夏正聲」。煬帝時改稱清樂此后成為隋、唐燕樂的一部。杜佑〔通典〕說:「清樂者九代之遺聲。」即因清商樂保存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各代傳統民間俗樂之故。
清商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樂曲名。本漢魏以來中原舊調因晉室播遷流于江左。后魏南征收采其聲及江南吳歌西曲等總稱為「清商樂」。亦稱為〈清商〉、〈清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