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學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臨床心理學又稱診療心理學依其內涵可說是醫院中的一種心理診斷活動是指心理學家在醫院或臨床運用專業的方法探索并觀察患者有時包含量化的衡量以便診斷并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醫學心理學的部門。先由威特默(L. Witmer 1861~1956)于一八九六年創立經過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由實驗室中發展出心理測驗用來評斷腦傷的狀況。臨床心理學于是與實驗心理學和醫療心理學等結合成為復原方法(Rehabilitation Methods)的先驅。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快速成長不僅做為診斷還兼提供建議與治療。近來臨床心理學已普遍運用于醫學的各領域如心理治療、身體醫學、小兒科、神經病學、整型外科等。未來可能延伸至非心理病患之心理健康的服務如輔導中心從事兒童輔導、職業輔導、婚姻、家庭、老人病學、酗酒、藥癮及自殺等。 臨床心理學的發展是因為普通醫生不熟悉各種「質」與「量」的測驗與評量所以需要在一般心理學的知識外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的專家其應具備的知能如下: 1.經由知覺、思考、語言與想像的過程修正個人經驗。 2.學習、記憶及適應的過程。 3.意識與無意識的動機引發的行為。 4.人類心理發展的過程。 5.對個別差異之評量的尺度與常模。 6.人際交往、團體形成及領袖的產生。 7.個人及集體溝通的原則、態度、觀點與偏見的形成。 臨床心理學與諮商心理學、精神醫學十分接近其分野在于所幫助者之心理困擾程度不同。諮商心理學主要在幫助正常人而臨床心理學及精神醫學則在幫助心理失常的人。但精神醫學是以醫師身分使用醫學程序如藥物、手術等進行診療。臨床心理學則純由心理學觀點以心理專家的身分對患者實施心理測驗、晤談、心理輔導等協助患者自我了解改善其適應方式。 臨床心理學家最需注意的方法與技術包括: 1.建立與患者良好的關系:以人本心理學觀點表現溫和親切、同理心及誠懇使患者覺得安全、被了解而肯于說出心事。 2.運用客觀、適用的測量工具:如量化的智力測驗、性格與適應量表或問卷、投射測驗、語句完成等。 3.科學化的收集資料與證據:由觀察、晤談及評量結果收集充分的資料以便決定治療。 4.治療(介入)的方法須依個案需要而選擇:臨床心理學運用的治療與輔導方法主要有心理輔導與諮商(認知、資訊取向)、生理癥狀的減輕(催眠與放松的方法、行為治療、嫌惡治療)、心理動力與沖突導向的心理分析、案主中心治療法、團體治療、團體討論、心理劇等。 臨床心理學在世界各國的發展不同愈先進、愈注重國民心理健康者發展的愈快。在學術研究及實際推廣上普遍亦承認臨床心理學不只用在病患更適于一般人以收心理疾病預防的功效。
臨床心理學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將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應用于診斷與治療心理不健康者的一門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