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與性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尚書·太甲上〕記載太甲繼承帝位兇惡殘酷伊尹再三規勸太甲依然如故伊尹感慨地說:「茲乃不義習與性成。」伊尹認為太甲做了這些不義的事習慣已久就和天性自然形成一樣于是把他放逐到湯的墓地上之桐宮讓他能就近體會先王的遺德以免終身執迷不悟。 〔漢書·賈誼傳〕有云:「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人之行為習于善就善習于惡就惡。就教育的觀點而言本性是與生俱來的但要在環境中逐漸發展出來而習慣卻是一種經反復練習而形成的固定行為型式。習慣養成之后就如同本性一樣牢不可破。因此人不僅要防止壞習慣之形成而且要積極地養成一些正確的習慣。如守法的習慣、整潔的習慣、守時的習慣等使反應正確迅速省時省力并有助于團體生活。 天性是自然的與生俱有的;習慣是后天的學習而來的。好的習慣養成不易而壤的習慣形成之后融入先天的本性之中和性難以區分更難以改變所以后天的教養特別重要這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必須注意的。
習與性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語出《書經.太甲上》:「茲乃不義習與性成。」長期習慣于某種環境就會養成某種性格。《梁書.卷三三.王筠傳》:「雖偶見瞥觀皆即疏記后重省覽歡興彌深習與性成不覺筆倦。」也作「習以成性」。
習與性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語出書經˙太甲上:茲乃不義習與性成。長期習慣于某種環境就會養成某種性格。梁書˙卷三十三˙王筠傳:雖偶見瞥觀皆即疏記后重省覽歡興彌深習與性成不覺筆倦。亦作習以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