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管律所用的正律器通稱律管或簡稱律。管律是按氣柱發音原理的定律法。律管按制作材料區分有竹律、銅律、玉律等。若按用途區分有竽律、笛律、叉手笛等。律的定音、畫分作用在中國起源很早。據〔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的記載黃帝時樂官伶倫奉命制律于崑侖之陰擇取中心空透、竹肉厚薄均勻長三寸九分也有人認為應該長九寸的一段竹子吹出的音作為黃鐘的宮音并以此標準音管逐次制作十二管以辨別十二律這是很合乎科學的作法。但又聽鳳凰的鳴聲來核驗管音似乎玄虛三寸九分也不知是使用何種規格的尺。另外律管一般須作管口校正以得到準確的音高方法是在管內氣柱長度之外補充以各種溢出管口外的氣柱長度以矯正誤差。如晉代荀勖找到的黃鐘笛管口校正相當于一個黃鐘長度與一個姑洗長度之間的差數。明代朱載堉在各律管以十二平均律半音由低向高迭進時把各律長度依次除以12√2使其后依次縮短同時把各律管的內徑依次除以24√2使其依次縮小以保證音高的準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