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詩選基本信息介紹
簡體: | 元詩選 |
繁體: | 元詩選 |
拼音: | yuan shi shua |
讀音: | yuán shī xuǎn |
英語: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單字解釋: | 元 詩 選 |
造句: | 暫無此詞造句 |
組詞,組成語: | 元 詩 選 |
|
元詩選解釋
|
元詩選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書名。凡三集。初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清、顧肆立編。每集百家各以十干為紀所選各家之詩無專集者入癸集。體例略如清、吳之振《宋詩鈔》而間有考訂。其目為﹝初集﹞六十八卷一百家。文帝、順帝、卷首。﹝甲集﹞《遺山集》(元好問)、《莊靖先生集》(李俊民)、《丁亥集》、《靜修續集》、《靜修遺詩》、《靜修拾遺》(劉因)、《桐江集》(方回)、《陵陽集》(牟巘)、《剡源集》(戴表元)、《月屋漫稿》(黃庚)、《富山嬾集》(方韓)、《勿軒集》(熊鉌)、《寧極齋集》(附陳植、陳深)、《靜春堂集》(附袁泰、袁易)、《玉井樵唱》(尹廷高)、《輝山存稿》(蕭國寶)。﹝乙集﹞《湛然居士集》(耶律楚材)、《藏春集》(附劉秉恕、劉秉忠)、《陵川集》(郝經)、《魯齋集》(許衡)、《秋澗集》(王惲)、《雪樓集》(程鉅夫)、《草廬集》(附吳當、吳澄)、《金澄集》(元淮)。﹝丙集﹞《松雪齋集》(附趙雍、趙奕、趙孟頫)、《清容居士集》(附袁裒、袁桷)、《石田集》(卷祖常)、《云林集》(貢奎)、《云莊類稿》(張養浩)、《漢泉漫稿》(曹伯啟)、《圭塘小稿》、《圭塘疑乃集》(附許有孚、許楨、許有壬、馬熙)、《閑居叢稿》(蒲道源)、《默蓭集》(安熙)、《定宇集》(陳櫟)、《云峯集》(胡炳文)。[丁集]《道園學古錄》、《道園續集》(虞集)、《仲弘集》(楊載)、《德機集》(苑淳)、《秋宜集》(揭傒斯)、《日損齋稿》(黃溍)、《待制集》(柳貫)、《主齋集》(歐陽玄)。﹝戊集﹞《雁門集》、《天錫集》(薩都剌)、《翠寒集》、《啽囈集》、《鯨背吟》(宋元)、《安雅堂集》(陳旅)、《蛻庵集》(張翥)、《阮齋集》、《玩齋拾遺》(貢師泰)、《金臺集》(乃賢)、《鹿皮干集》(陳樵)、《詠物詩》(謝宗可)。[己集]《淵縈集》(吳萊)、《禮部集》(吳師道)、《此山集》(周權)、《經濟集》(李士瞻)、《存復齋集》、《存復齋續集》(朱德潤)、《所安遺集》(陳泰)、《清江碧嶂集》(杜本)、《叔淵遺稿》(方瀾)、《白云先生集》(許謙)、《俟庵集》(李存)、《寶峯集》(趙偕)、《栲栳山人集》(岑安卿)、《續軒渠集》(洪希文)、《書林外集》(袁士元)、《溝南存稿》(張端)。﹝庚集﹞《顧北集》(泰不華)、《青陽集》(余闕)、《友石山人遺稿》(王翰)、《詩山集》(鄭玉)、《云陽集》(李祁)、《不系舟余稿》(陳高)、《圭峯集》(盧琦)、《秋聲集》(黃鎮成)、《傲軒吟稿》(胡天游)、《僑吳集》(鄭元佑)、《近光集》、《扈從詩》(周伯琦)、《夷白齋稿》、《夷白齋外稿》(陳基)、《玉笥集》(張憲)、《灤京雜詠》(楊允孚)、《待清軒遺稿》(潘音)。﹝辛集﹞《古樂府》、《復古詩》、《鐵崖先生集》(楊維楨)、《廬陵集》(張昱)、《清閟閣集》(倪瓚)、《靜思集》(郭鈺)、《石初集》(周霆震)、《梧溪集》(王逢)、《樵云獨集》(葉顒)、《江月松風集》(鉞惟善)、《黃楊集》(華幼武)、《海巢集》(附吉雅謨丁、愛圣沙、丁鶴年、吳惟善)。﹝壬集﹞《玉山璞稿》(顧瑛)、《霞外集》(馬臻)、《句曲外史集》(張雨)、《筠溪牧潛集》(圓至)、《白云集》(實存)、《谷響集》(善住)、《蒲室集》(大訴)、《山居詩》(清珙)、《澹居詩》(至仁)、《師子林別錄》(惟則)、《綠窗遺稿》(孫子薰蘭)、《肅雝集》(鄭氏允端)、《安南集》(國王、陳益稷)。﹝二集﹞二十六卷一百家。﹝甲集﹞《二妙集》(附段輔、段克己、段成己)、《神川遯士集》(劉祁)、《山邨遺稿》(仇遠)、《湛淵集》(白珽)、《存悔齋集》(龔璛)、《石塘稿》(胡長瑞)、《竹素山房詩》(吾岳衍)、《習嬾齋稿》(錢選)、《立雪稿》(劉清叟)、《青山稿》(趙文)、《水云邨稿》(劉塤)、《昭忠逸詠》(劉麟瑞)、《稼頓類稿》(王義山)、《在軒集》(黃公紹)。﹝乙集﹞《雪齋集》(姚樞)、《淮陽集》(附張珪、張弘范)、《還山遺稿》(楊奐)、《鹿庵集》(王磐)、《西庵集》(楊果)、《西卿集》(徐世隆)、《兩山集》(李思衍)、《野齋集》(郭昂)、《收庵集》(姚燧)、《菊潭集》(孛木魯翀)、《秋谷集》(李孟)。﹝丙集﹞《困學齋集》(鮮于樞)、〈觀光稿〉、〈交州稿〉、〈玉堂稿〉(陳孚)、《酸齋集》(小云石海涯)、《素履齋稿》(鄧文原)、《房山集》(高克恭)、《清河集》(元明善)、《養蒙先生集》(張伯淳)、《秋岡先生集》(陳思濟)、《彥威集》(盧亙)、《鳩巢漫稿》(李京)、《于方集》(文矩)、《快雪齋集》(郭卑)、《子構集》(李材)、《知非堂稿》(何中)、《松鄉集》(任士林)、《紫嚴集》(干石)、《晘里于集》(揭佑民)、《得之集》(何失)。﹝戊集﹞《清江集》(傅若金)、《至治集》(宋本)、《燕石集》(宋褧)、《江亭集》(附王士點、王士熙)、《鄭卿》集(雅琥)、《溉之集》(李洞)、《五峯集》(李孝光)、《居竹軒集》(成珽珪)、《梅花庵稿》(吳鎮)、《大癡道人集》(黃公望)。﹝己集﹞《樵水集》(黃清老)、《桂隱集》(劉詵)、《檜亭集》(丁復)、《五云漫稿》(韓性)、《宗海集》(薛漢)、《江檻集》(潘伯修)、《元從集》(甘立)、《云嶠集》(陳伯)、《農務集》(王禎)、〈梅花十字香〉(郭豫亨)。﹝庚集﹞《于中集》(伯顏)、《滋溪集》(蘇天爵)、《竹齋集》(王冕)、《藥房樵唱》(吳景奎)、《新山集》(曹文輝)、《林外野言》(郭翼)、《野航亭》(姚文奐)、《滄江散人集》(徐舫)。﹝辛集﹞《九靈山房集》(戴良)、《貞素齋集》(附舒遠、舒頔、舒遜)、《云臺集》(郯韶)、《山陰集》(劉永之)、《南湖集》(貢性之)、《龜巢集》(謝應芳)、《青頓遺稿》(金涓)、《東山存稿》(趙汸)、《環谷集》(汪克寬)、《素軒集》(鄭洪)、《雪松巢集》(朱希晦)、《主一集》(吳志淳)、《山窗余稿》(甘復)、《聞過齋集》(吳海)、《佩玉齋類稿》(楊翮)、《清輝樓集》(沈石)。﹝壬集﹞《水云集》(譚處端)、《磻溪集》(丘處機)、《看云集》(吳全節)、《上清集》(薛玄曦)、《松瀑集》(黃可玉)、《學詩初稿》(查居廣)、《中峯廣錄》、《梅花百詠》(釋明本)、《寒拾里人稿》(行端)、《古鼎外集》(祖銘)、《栯堂山居詩》(益)、《夢觀集》(大奎)、《碧山集》(宗衍)、《聯芳集》(薛蘭英、晡薰英)。﹝三集﹞十六卷一百家。﹝甲集﹞《貽溪集》(麻革)、《石泉集》(張宇)、《于揚集》(附陳庚、陳賡)、《白云子集》(房皞)、《兌齋集》(曹于謙)、《緱山集》(杜瑛)、《善夫先生集》(杜仲杰)、《陶然集》(楊云鵬)、《須溪集》(附劉將孫、劉辰翁)、《石堂先生遺稿》(陳普)、《東溪集》(甘泳)、《聊復軒斐集》(毛直方)、《自家意志集》(劉邊)、《祥鄉集》(郭孫麟)、《北村集》(湯炳龍)、《敬仲集》(附王璋、王虎、王圭)。﹝乙集﹞《疏齋集》(盧摯)。﹝丙集﹞《玉霄集》(滕斌)、《海粟集》(馮子振)、《雪庵集》(李溥光)、《如是翁集》(周馳)、《侍郎集》(聶古柏)、《華峯漫稿》(張起嚴)、《拙庵集》(王士元)、《仁父集》(王懋德)、《超然集》(曹元用)、《聲之集》(劉濩)、《效顰集》(謬鍵)、《南山先生集》(汪珍)。﹝戊集﹞《丹丘生集》(柯九思)、《時中集》(劉致)、《可立集》(項炯)、《絪縕集》(李序)、《中行齋集》(附李貫道、李裕)。﹝己集﹞《本齋集》(附王畛、王畦、都王中)、《仲實集》(呂思誠)、《仁里漫稿》(干文傳)、《止止齋稿》(王艮)、《覺是集》(林泉生)、《仲淵集》(李源道)、《仲禮集》(楊敬)、《兩峯慚稿》(陳德永)、《鳴琴集》(附陳陽志、陳陽盈、陳陽復、陳天錫、陳陽純、陳陽極)、《江邨先生集》(附錢達、錢良石)、《元亮集》(彭炳)、《太初集》(倪道原)。﹝庚集﹞《芝軒集》(月魯不花)、《宛陵遺稿》(附汪用敬、汪澤民)、《伯將集》(陳肅)、《萬戶集》(吳訥)、《君瑞集》(黃復圭)、《子平遺稿》(陳謙)、《廷美》集(黃元實)、《純節先生集》(宇文公諒)、《師魯集》(劉汶)、《容窗集》(劉聞)、《純白類稿》(胡助)、《世玉集》(附偰哲篤、偰玉立)、《石渠居士集》(張天英)、《松云道人集》(熊夢祥)、《春詠亭集》(宋沂)、《宜之集》(卞思義)、《彥德集》(屠性)、《啟文集》(昴吉)、《寄清集》(陳秀民)、《東軒集》(附孔徒善、方行)、《柔克齋集》(高明)、《寅夫集》(吳克恭)、《孤蓬倦客稿》(陳方)、《于素集》(潘純)、《鄭氏聯璧集》(鄭東、鄭采)、《廷壁集》(李完珪)、《貞期生稿》(張渥)、《山樵稿》(李瓚)、《杞菊軒稿》(陸友)、《仲贅集》(顧萌)、《敬聚齋集》(衛仁近)、《仲愈集》(彭宋)、《溪云集》(張遜)、《學古集》(文質)、《荊南倡和集》(周砥)、《明卿集》(王監)、《鐵牛翁遺稿》(何景福)。﹝辛集﹞《云松野褐集》(陸居仁)、《希呂集》(羅蒙生)、《山長集》(周棐)、《北郭集》(許恕)、《云丘道人集》(張簡)、《睿夫集》(瞿智)、《乾乾居士集》(陸仁)、《公振集》(馬麐)、《來鶴草堂稿》、《既白軒稿》、《竹州歸》(呂誠)、《豆亭稿》(俞遠)。﹝壬集﹞《會稽外史集》(干立)、《蒙泉集》(鄭守仁)、《不系舟集》(祖伯)、《凝始子稿》(本誠)、《一愚集》(于賢)、《蘭雪集》(張玉娘)、《靜樂稿》(黎山則)。見《四庫提要·集·總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