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史年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標題。漢、司馬遷著《史記》武帝元封三年著手費時二十余年。唐、李延壽《南北史》費時十七年。宋、歐陽修及宋祁《新唐書》費時十七年。宋、司馬光《資治通監》費時十九年。元末編修宋、遼、金三史費時三年。明初編修《元史》費時一年。后四史皆草率荒謬。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司馬遷作史年歲》:「司馬遷〈報任安書〉謂:『身遭腐刑而隱忍茍活者恐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論者遂謂遷遭李陵之禍始發憤作《史記》。而不知非也。其〈自序〉謂:『父談臨卒屬遷論著列代之史。父卒三歲遷為太史令即紬石室金匱之書。』為太史令五年當太初元年改正朔正值孔子春秋后五百年之期于是論次其文。會草創未就而遭李陵之禍惜其不成是以就刑而無怨。是遷為太史令即編纂史事五年為太初元年則初為太史令時乃元封二年也。元封二年至天漢二年遭李陵之禍已十年。又〈報任安書〉內謂:『安抱不測之罪將迫季冬恐卒然不諱則仆之意終不得達故略陳之。』安所抱不測之罪緣戾太子以巫蠱事斬江充使安發兵助戰安受其節而不發兵。武帝聞之以為懷二心故詔棄市。此書正安坐罪將死之時則征和二年間事也。自天漢二年至征和二年又閱八年。統計遷作《史記》前后共十八年。況安死后遷尚未亡必更有刪訂改削之功。蓋書之成凡二十余年也。其〈自序〉末謂:『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乃所述歷代之事止于太初非謂作史歲月至太初而訖也。李延壽作《南北史》凡十七年。歐陽修、朱子京修《新唐書》亦十七年。司馬溫公作《資治通監》凡十九年。遷作史之歲月更有過之。合班固作史之歲月并觀之可知編訂史事未可聊爾命筆矣。元末修宋、遼、金三史不過三年。明初修元史兩次設局不過一年。毋怪乎草率荒謬為史家最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