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史類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雜史類為中國圖書分類四分法中史部的一個類別。凡只記一事始末、一時見聞、或只是一家私記、帶有掌故性質的史書均屬之。例如〔國語〕、〔戰國策〕等。 雜史類首見于〔隋書經籍志〕著錄范圍包括「博達之士愍其廢絕各記聞見以備遺亡」;以及「學者鈔撮舊史自為一書」;以及「委巷之說迂怪妄誕真虛莫測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的史書。后代書目中的雜史類定義各不相同如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將私人以紀傳體撰寫的史書入別史類其他非紀傳體的史書入雜史類。明代焦竑編〔國史經籍志〕則無論公私將一切非紀傳體的史書均入雜史類。至清乾隆間編〔四庫全書總目〕則將雜史類定義為:「事系廟堂語關軍國。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編;或但述一時之見聞只一家之私記要期遺文舊事足以存掌故、資考證、備讀史者之參稽」者入于此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