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兩物體接觸時在接觸區內正向壓力與側向剪力的總和稱為接觸力。側向剪力的大小與分布和兩物體間的摩擦系數以及正向壓力有關;正向壓力的分布則與兩物體的材料性質、幾何形狀以及表面粗糙度有關。在無側向剪力存在而兩物體在接觸區附近的變形甚小且其幾何形狀可用二次拋物曲面模擬時依據赫茲(Hertz)于1881年以彈性力學推導的公式其正向壓力的分布近似半橢球形狀且接觸力(F)與兩接觸物體間的凹陷量(α)呈下列關系: 其中K與兩物體的楊氏模數(E)與帕桑比(v)以及幾何形狀有關可視之為一個非線性彈簧。如果系一個球體接觸一個半無窮域(half space)則K值可表為:
其中R為球體之半徑;δ=(1-v2)/Eπ下標1及2則分別表示兩接觸物體。 除此之外兩物體接觸時正向壓力及側向剪力的量測及計算頗為困難。另一方面接觸力總和的量測則較容易使用簡單的材料試驗機(material testing machine)和適當的夾具即可量測得到。
接觸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因物體相互接觸而產生的效應力。如彈力、摩擦力、表面張力等。也稱為「接觸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