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龍樹Nāgārjuna(150~250)音譯那伽閼刺樹那又作那伽夷離淳那、那伽曷樹那、或那伽阿順那也譯作龍猛或龍勝;初期建立大乘佛教的大論師南印度人屬婆羅門(Bráhmana)種。天生穎悟自幼學諸梵志的四吠陀、天文、地理、圖緯秘藏及其他各種道術無不通曉且曾與契友三人以青藥隱身進入王宮侵凌美女后其事敗露三友人為王所斬僅師一人身免。由此師感悟愛欲乃眾苦之本遂入山詣佛塔受戒出家誦讀三藏九十日更求他經無所得遂入雪山從塔中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經〕雖知實義仍未能貫通然為摧破外道論師之義而自起邪慢之心佛經尚未盡曉而自立新戒著新衣獨處于靜謐的水精房中當時有位大龍菩薩者見而愍之師接入海于宮殿中開啟七寶藏且授以方等深奧之經典無量妙法師受讀九十后通解尋返南印度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廣明摩訶衍而作〔優波提舍十萬偈〕;又作〔莊嚴佛道論〕、〔大慈方便論〕各五千偈〔中論〕五百偈〔無畏論〕十萬偈等而使大乘教傳布全印度。 龍樹的主要思想是在闡揚大乘佛教般若經的空性思想;所謂「空」既不是「零」也不是「空無」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實在。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感覺、概念、意識和地、水、火、風等元素都是屬于一種相對的依存關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實的沒有獨立的實體性或自性(無自性)宇宙萬物的實相是「空」也是「中道」;是不能用言語分別不能用概念親證的一種最高存在也就是所謂的「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在他論述世界的非真實性中為了破除名相排除因緣關系并且還提出了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八不」概念。龍樹對大乘佛教思想開拓出了新的詮釋意義而此思想觀念直接或間接地對中國佛教界產生了影響。 龍樹著作宏富主要者有:〔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因緣心論頌〕、〔菩提心離相論〕、〔福蓋正行所集經〕、〔贊法界頌〕、〔廣大發愿頌〕等故有「千部論主」的美稱。
龍樹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古印度佛教大師的法號。初期中觀派的代表主張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窮舉歸納的方式證明實體論的謬誤。他的思想和論證方法成為后來大乘發展的重要基礎。西藏人以他為大乘六莊嚴之一在漢地尊他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論》、《七十空性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