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人格教育的目的在培育「完整的人」不但能獨立謀生以滿足生物性需求也有適當的品格指引謀生的方式并且能為其他的人所接受、贊許甚至于尊敬。換句話說人格教育是為指導個人「獨善其身」并且「兼善天下」的教育活動。 大致來說我國的人格教育在儒家傳統精神的影響下比較強調品格與道德修養。西方的人格教育則受到文藝復興時期「人性尊嚴」的觀點影響比較重視個性的發展。 各主要的心理學理論對于人格的定義不同所啟示的人格教育理論也有別。如人文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格就是個人所經驗到的現象我(the phenomenological self)因此人格發展的目標就是自我完滿(self-fulfillment)人格教育或人格發展的輔導在透過閱讀或聆聽自我完滿者的故事、練習自我省察與沈思、與自我實現者交談等方法協助個人了解自我及自我與環境間的關系。又如心理分析論者認為人格包含意識與潛意識兩個部分人格發展的目的則在于了解并統合兩方面的需求與矛盾。因此實施人格教育與人格發展輔導時父母與師長必須了解人格發展的階段設法避免或袪除兒童心理矛盾的現象必要時請求心理分析師的協助解決兒童的神經質癥狀。對于行為學派心理學而言人格就是個人表現出來的行為人格教育或人格發展目標就是透過有關的教育或輔導措施使個人能為社會所接受。 不管采行何種人格教育或人格發展的輔導途徑由于人格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而影響人格發展的又包括遺傳、環境、成熟與學習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效果都有限度而且也不可能速成。
人格教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人格教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以養成被教育者的完整人格為目的的教育理想稱為「人格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