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道安(312~385)為東晉僧人據〔高僧傳〕卷五載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般若學派「六家七宗」之一「本無宗」的主要代表十二歲出家敏睿逸倫學習經論識志超卓;后趙時入鄴(今河北臨漳)師事佛圖澄后研究安世高系統的禪學經籍。興寧三年(365)曾到襄陽傳法在十五年當中并整理、校閱東漢光和以來禪學與般若學之新舊譯經典編纂〔綜理眾經目錄〕。東晉太元四年(379)前秦王苻堅遣苻丕攻占襄陽道安被脅迫入長安住在五重寺;在長安期間他除主持數千人的大道場宣講經典之外最主要的是組織和參與譯經。 道安一生對般若學研究最力主張「一般諸法本性空寂」。著有:〔光贊折中解〕、〔光贊抄解〕、〔放光般若析疑準〕、〔實相義〕、〔性空論〕等除外其在注釋亦極為宏富據〔出三藏記集〕卷三十五載注釋佛經二十五卷其中有:〔道行品經〕、〔般若抄〕、〔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及〔人本欲生經〕等;并將經典解釋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科此法亦沿用至今。他主張研究般若經典不能單用「考文」、「察句」之法而應透過繁復的文句去體會其所蘊含的精神如此才不至于把真如當作能生萬有的第一因也才能把第一義諦和世俗諦不一不異不即不離的義理徹底掌握和理解。聞名弟子有慧遠、僧叡等。 道安(1907~1977)現代僧人俗姓傅湖南祁陽縣人;1926年(1926)于佛國寺出家同年八月在衡陽大羅漢寺受戒曾住仁瑞寺參禪三年研究唯識、因明、華嚴、天臺諸宗之學尤善于教史。道安于1946年(1946)協助廣西省佛教會收回祖庭六榕寺為虛云老和尚創辦戒律學院。又于1947年(1947)接任南岳省剎祝圣寺住持兼佛學院院長。之后在1949年(1949)傳法香港次年任香港佛教聯合會理事兼秘書;接著于1953年(1953)應慈航法師之邀來臺先于汐止彌勒內院講授俱舍論其后又創辦靜修佛學研究班不久當選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其間曾興建松山寺、創立慈航中學發行獅子吼月刊、文庫、接辦臺灣印經處等并任南岳祝圣寺、臺北松山寺、善導寺、日月潭玄奘寺住持等職;1977年(1977)元月二十一日圓寂世壽七十一。至于其論著則有:〔二力堂文集〕、〔中國藏經翻譯刻印史〕、〔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及〔中國佛教通史〕等。
道安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道安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縣境內)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丑不為剃度師所重視后受知于佛圖澄曾代佛圖澄說法贏得「漆道人驚四鄰」的美譽。佛圖澄死后才離開鄴都而下襄陽創檀溪寺齋講不倦成為當時佛教界的典范。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堅攻下襄陽延請道安住長安這時他已六十七歲。在長安七、八年間領導翻譯講經說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學》用功最力在當時是最接近般若義的一家。著有《光贊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準》、《空性論》等。其中尤以綜理眾經目錄、對了解譯經史的貢獻最大。主張僧侶應以釋為姓也獲得后世僧眾的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