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道生一是描述沖虛道體作用創化生成由無生有的過程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章主要是在描寫宇宙創化生生的歷程。根據老子學說自然之道先乎天地而存在如〔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所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里「有物」就是指「道」「道」混沌無形普遍永恒先乎萬有而存在。道體沖虛寂寥似有若無感官知覺無法辨識(「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而不可得名曰微」)惟恍惟惚無以名之(「道可道非常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老子常以「一」做為「道」的別名。因為 「道」是宇宙萬有的源頭而「一」正是數目之始象徵萬有之始為一混然的整體如〔道德經〕第十四章說:「混而為一」。不過「道生一」之中「道」與「一」雖終為一物前者或可代表「道」的潛存虛無狀態而后者或可代表「道」的實現存有狀態。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無「一」有則「道生一」正符合〔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說法(參見「有生于無」)。混然無別的整體在宇宙創化生生的歷程之中逐漸分化為兩個對立的原理即是陰和陽是二。有關陰陽對立的說法在先秦哲學之中十分普遍在老子學說中卻僅見于此。由于老子認為陰陽交感創生新物(三)乃至萬物皆由這原理化生可以推論老子所謂陰陽意義同于雌雄、牝牡、男女、天地、乾坤。萬物皆出于陰陽交合的化生原理所以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氣與陽氣中和便化生出第三者來這個原理也就是萬物化生的基本原理所以說「三生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老子正詁〕的作者高亨所說是老子借用虛數一二三來指實物。高亨認為這里「一」是指天地未分之前的元素是〔莊子·天下篇〕中說老聃之術「主之以太一」中的「太一」是〔易·系辭上〕說「易有太極」中的「太極」。二是指天地三是指陰陽和氣。〔老子探義〕的作者王淮則認為一是指化生之理二是指陰陽兩種原質三是指陰陽交互作用后產生的第三者(結果)。晉王弼則認為道原本虛無由無乃一萬物萬形由一而來終復歸于一。一不可說然而終不免于為人稱說有一有言遂成為二;有一有二遂生乎三。過此以往推數無窮遂生萬物。上述三說各自有理畢竟老子以一二三之數指實過于抽象這些數字究竟代表什么事物難以捉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老子此說在模擬宇宙萬物創化的歷程肯定創化是由「一」而「多」由「單純」而「繁復」而「道」正是創生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