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房盧氏琯 / 作者:王維 |
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
豈復少十室,弦歌在兩楹。
浮人日已歸,但坐事農耕。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雞鳴。
秋山一何凈,蒼翠臨寒城。
視事兼偃臥,對書不簪纓。
蕭條人吏疏,鳥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晚節異平生。
將從海岳居,守靜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試營。
|
|
贈房盧氏琯解釋:
譯文:
贈給房盧氏琯
無論何等優秀的人,都會忘記自己,而關愛蒼生。也許他只有十個房間,但弦歌在兩個房梁間響起。他日復一日忙于工作,但仍然坐在農田里務農。夕陽下,各自村莊在相望,而邑里多了雞鳴的聲音。秋天的山是多么純凈,翠綠覆蓋著寒冷的城市。他視事時兼顧休息,對書籍不加簪纓修飾。荒涼中,人和官員都疏遠,而鳥雀飛落在空曠的庭院。我尊重的是這種樸實的心境,他晚年的行為與他平生不同。他將尋找一個海島居住,守護和平解除上天的懲罰。也許他可以建造安邑,而茅茨屋是他的試驗之地。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忘我奉獻的普通人的形象。他是一個達人,關心他人的福祉,忘記了自己。他雖然只有十個房間,世俗財富并不豐富,但他的心靈和音樂能夠充實他的生活。盡管有家庭、工作和繁忙的生活,他還是堅持務農,忠于自己的本分。他熱愛大自然,享受著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景色。他是一個真誠和樸實的人,不喜歡虛華和功利。盡管他老了,但他的行為依然與眾不同,他將尋求一種平靜的生活,保護和平與正義。同時,他也愿意為他所熱愛的地方做出貢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普通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奉獻精神和樸素生活的崇敬。詩中既有對蒼生的關心,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展示了作者對平凡人物的真實感受。通過對房盧氏琯的描寫,作者向讀者傳達了深深的敬意,并將他作為一個榜樣。
詩中的景物描寫鮮明而生動,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喜愛。從桑榆郁相望的景象到秋山的凈化,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而詩中的人物形象則展示出普通人在平凡中的偉大,通過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描寫,體現了對樸實與真誠的贊美。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對勤勞樸實、關心他人和熱愛大自然的生活態度的贊美。這種贊美也是對于一種理想社會的美好追求,即每個人都能夠以真誠和貢獻為基礎,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