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自愛」出自于自存(Self-Preservation)的傾向具有追求自利(self interest)與導向自我主義(Egoism)的動力促使個人在生理與心理兩方面關愛自身認為自己最重要以自己為最先熱情關注的目標。 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認為自愛蘊含著對自我的情感與行動當其存而未發是一種引導行為順勢而為的傾向;當個人以具體的行動表現自愛時則涵蓋所有的外顯行動。就護衛、穩固與增進自我的功能而言自愛不僅是天性之自然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由于軀體是自我發展的基礎與所有自我經驗的中樞軀體受到威脅自我就無法健全發展。因此本性中的種種本能與沖動均會促使個人特別關愛自我賴以為寄的軀體故自愛始于對軀體的顧惜。然而當其他客體透過各種關系而與軀體我相連結時自愛的對象也可能擴及到身外的物質世界、社會方面但必須是和自己利害密切相關的。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從精神病學的觀點論述自愛認為原慾(libido)的呈顯即是愛原慾朝向別人表現時是愛人指向自身而過當時即是自戀(Narcissism)。嬰兒時期自我與本能沖動不分也尚未發展出對對象的知覺故所有的原慾均依附于自我而形成將完美與全能歸屬于自我的自戀狀態稱之為初級自戀(Primary Narcissism)。在此后的發展中由于父母的禁制與社會規范的約束雖仍保留一部分原慾于己身但大部分的原慾會轉移至兩方面:(1)將原慾轉移至對外界人事物的愛戀上; (2)將原慾之愛依附于自我理想(Ego ideal)上。后者保存嬰幼兒時期自戀的健全方式但就前者而言倘若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其對象的愛戀受到挫折原慾的發展退回自我時就會缺乏愛人的能力停止愛人而形成妄想自大的癥狀稱為次級自戀(Secondary Narcissism)。此種心理失序(mental disorder)的人格表徵較為顯著的癥候為過度夸張自我的重要性、高估自己的實際成就、炫耀自己、吸引人的注意、欣羨、幻想成功與權勢、否認現實、對別人的批評有不正常的情緒反應等。直到個人能夠將原慾再投注到另一對象時才能免除此種心理癥狀重拾心理健康。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并不贊同佛洛依德以自戀來詮釋自愛及認為愛人與愛己是彼此互斥的觀點。弗洛姆以為我們的情感與態度不僅是以別人為對象自身也是此種情感與態度的對象。愛人與愛己并非相互對立而同樣是根源于個體愛的能力即照顧、尊重、責任與了解。一個真正具有愛的能力能愛得積極且具建設性的人必然是自愛之人。佛洛姆也駁斥一般人將自愛視同為自私的觀點。自私的人只關心自己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從對己身是否有利來判斷依弗洛姆的想法自私的人根本就缺乏愛的能力因此不僅不能愛別人也無法愛自己表面像是對自己看重其實是無法愛自己的掩飾與補償。就此而言自愛絕不同于自私。有關自愛的意旨弗洛姆極為推崇愛克赫特(Meister Eckhart)說的:「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一樣地愛人。若你愛別人少于愛自己就不能真正愛自己。但如果你以同樣的愛去愛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在內則你就是愛人如一不論對象是神或人。因此能愛自己又能同等愛別人者是偉大而正直的」。一個真正自愛的人能以愛喚起愛用愛溫暖別人、豐富自己。因為能愛人所以能自愛。 自愛根源于人自保、求生存的本能透過自愛的情感與行動個人時時注意自己關切與自身相關聯的事務發展自我的各方面進而擴展到所接觸甚至從未接觸的人和物。
自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愛惜、尊重自己。 【造句】人要懂得自愛才會受人尊敬。
自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愛惜、尊重自己。《老子.第七二章》:「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勉事圣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