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心即理」說系宋儒陸象山所倡他曾說:「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說后經陽明加以發揚光大。 所謂心即理據〔象山語錄〕:「今之學者只用心于枝葉不求實處。孟子云:盡其心如其性如其性則知天矣。心只是一個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圣賢之心下而千百載復有圣賢其心亦只如此。此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只是理會心?!瓜笊娇蓖敢磺兄边_本源肯定吾人之心體甚大與天相同充盡吾之良心發揮理性便可知天這種天人之學便是圣賢之學。象山讀古書至「宇宙」二字當下體認「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說:「東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焉西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焉?!棺汜绱诵拇死沓綍r空不受任何限制。 陽明于此加以發揚認為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又認為「心外無理」天理只存在吾人本心之中人一旦喪失本心即喪失天理。 關于「心外無理」陽明答學者所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自形體外表來說人與花是不同體的但自「感應之幾」上看人心與花同體。蓋因沒有花人就看不見花;沒有人花的顏色亦無從明白。人之所以明白乃因心靈的妙覺作用;花使人明白人亦使花明白。這就是主客觀合一不偏于唯心或偏于唯物而是心物合一渾然一體的境界也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即理」的精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