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學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公立學校是指由政府設立用公家經費維持且不得以教育以外的原因而排除入學機會的學校。這對維護教育機會的均等較為有效。唯公立學校恐未必即能提供最好的教育一則由于資源有限為公平起見不可能完全滿足每個學生的教育需求;另則由于國家的控制心態(tài)其施教也未必完全以教育為考量。 我國之〔尚書〕早已指出國家的教育責任唯中新歷史中由國家設立學校并不普遍即使是盛行甚久的科舉制度公立學校扮演的角色亦屬有限。公立學校的普遍西方也是在宗教改革及民族國家興起后才建立制度。尤其在國民教育階段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得公立學校成為主要的教育機構。如果說國家是以教育來控制人民則公立學校即為其工具。舉凡校長的指派、教師的任用、教科書和課程的決定、學校的作息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由此可見公立學校所受的限制以致公立學校的教育未必全是品質最好的教育。 就教育機會均等的維持而言公立學校有其正面的貢獻。唯有公立學校才能保障所有學童的入學機會不曾因性別、族群、貧富、宗教等因素而有差異甚至在編班方面也要求常態(tài)力求機會的均等。可是公立學校也會對教育機會有妨礙之處因為在教育內容上常會采單向的思考模式完全以主流文化為主而壓抑了弱勢文化像對方言的忽視就是明顯的例子。 為了避免國家的過度控制公立學校的組織型態(tài)已漸改變。歐美的學校多半設有董事會或學校委員會來決定學校的重大事務包括教師的進用、學校預算的運用等。由于這些委員包括家長和社區(qū)的成員因此除了全國共同的部分外學校擁有相當?shù)淖灾鳈嗖恢峦耆珵檎刂啤T诖髮W階段英國設有獨立的撥款委員會分配預算以保障學術自由。我國的大學已開始自籌部分財源。這些措施都是在降低前述政府過度干預的影響。
公立學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國家機關或地方機關以及自治團體所設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