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金文乃中國古代歷經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鑄造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由于宋代王厚之撰[鐘鼎款識]故金文又稱鐘鼎文。 據[墨子.耕柱]:「昔者夏后開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鑄之于昆吾。」青銅器的制作似乎始于夏代但金文的出現相當晚商代早期如河南省偃師二里頭出土的銅器未見銘文商代中期如鄭州白家莊出土饕餮紋罍上的黽字也似紋飾其他像輝縣琉璃閣等出土青銅器也沒有銘文一直到后期安陽殷墟出土的青銅器才有所謂的圖騰或族徽這一類圖象文字的出現少數具有較長的銘文也從未超過百字以上。由甲骨文的內容比較得知屬于帝乙、帝辛時期的金文大部分是因軍功而受賜貝為紀念此事而作器。西周以后才有長篇銘文的出現。 商周銘文的研究大概始于西漢[漢書.郊祀志]記載漢宣帝時美陽出鼎京兆尹張敞說:「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于宮廟也。」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自序]中也說:「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但是到宋代創立金石學金文的研究才算成立。宋人的著作大體上可分3類: (一)圖文并錄如呂大臨的[考古圖]和王黼的[宣和博古圖] (二)專錄銘文如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厚之的[鐘鼎款識]王 的[嘯堂集古錄]等。 (三)專論和跋語如歐陽修的[集古錄跋尾]趙明誠的[金石錄]黃伯恩的[東觀余論]張掄的[紹興內府古器評]。 清代[說文]之學發達金文的研究有進一步的發展。吳式芬編[攗古錄金文]收集資料較多考釋嚴謹影響頗大羅振玉編[三代吉金文存]風行一時晚近影響更大而郭沬若作[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依據國別于國別之中亦貫以年代這是金文研究劃時代的創舉。 1985年容庚[金文編]修訂第4版采用銘文3902件收正文2420字附錄1352字共計3772字這是目前可知的金文總數。 大陸中國科學院考古所編輯[殷周金文集成]目前已出版到第8本內容分為3部分:(一)銘文集(二)圖象集(三)釋文和索引。銘文集僅正編部分就收器銘10000件以上可知此乃最大的金文總集此書出版后將對整個金文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金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商周秦漢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銅為金屬所以稱做「金文」。 【造句】金文記載了許多當時政治、社會等多方面的活動情形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等的第一手資料。
金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商周秦漢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銘文形式及字體隨著時代變易而有不同風貌。一般說來商器上的文字不多直至商末始有較長銘文出現字體則與甲骨文相似。西周的銘文字體漸勻稱齊整字數增加多記載賞賜、戰爭、契約、交換、贈送、賠償等情形。戰國末年銘文字體漸和小篆相近字數大減多只鑄刻督造者、鑄工和 器名等秦漢金文形式亦秉習此風長篇鉅制已難見到。也稱為「鐘鼎文」。以金泥所封的文字即詔書。唐.唐彥謙〈賀李昌時禁苑新命〉詩:「玉簡金文直上清 禁垣丹地閉嚴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