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張衡(78~139)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人。祖父堪為蜀郡太守。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衡乃擬班固〔二都賦〕作〔二京賦〕以事諷諫精思傳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衡善機巧尤致思放天文陰陽歷算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復造候風地動儀皆服其妙。后遷侍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河間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擒上下肅然。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順帝永和四年卒享年六十二歲。 所著有〔周官訓詁〕、〔靈憲〕、〔應問〕、〔七辯〕、〔巡誥〕、〔懸圖〕、詩、賦、銘等凡三十二篇。
張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張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78~139) 字平子東漢西鄂(故治在今河南省南陽縣南)人。精天文歷算作渾天儀及候風地動儀。擅長文學。所作〈同聲歌〉、〈四愁〉詩為五七言詩創始期重要作品。賦有〈兩京賦〉構思十年。又所作〈思玄〉、〈歸田〉、〈髑髏短賦〉三篇一掃鋪采惡習為漢賦另辟新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