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設定是指不用證據而視為當然的假定如多數刑法以一個人被控犯罪時先設定其為無辜然后再證實其有罪或無罪。 設定主要是有關事實和法律兩個方面;所謂事實的設定是由一位面對事實問題的試驗者從一個存在的事實至另外存在的事實所做的推理。這個設定可能被證據推翻而得到相反的結果。 所謂法律的設定;是由法律從人類的理性和經驗中抽繹出來的結果又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反證的設定(a rebuttable presumption)有證據推翻設定而得到相反的結果;一是確定的設定(a conclusive presumption)指設定不能由證據推翻。 每個設定的起源都是事實的而非法律所定。隨著時間的改變事實的設定也可能變成法律的設定且可能是無可爭議的設定。當設定的真實普遍為人接受時其地位可提升至法理的箴規(maxim of jurisprudence)。設定如果為一般性認為決定性規則時則可列入為法律上的假定(legal fictions)。盡管如此由于該假定原本只是事實的設定也因而只能作為論證的力量。 法律的設定嚴格地說并不是證據其作用只在對判決中的問題之論證或證據作進一步地責任確認。雖然法律的設定在不嚴謹的用法中可當作是證據但仍只是法律規則或結論的假定而已。
設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法律關系的創設。如設定抵押權、地上權、地役權等。 2:預先設置訂定。 【造句】這個電鍋有自動定時裝置可以設定煮飯的時間。
設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預先設置訂定。如:「這臺洗衣機有自動定時裝置一到設定的時間就會自動完成洗衣功能。」法律關系的創設。如設定地上權、地役權等。邏輯上必須條件的假設。例如「柏拉圖的兒子替他父親完成了《理想國》一書」這句話中就包含了兩項設定。第一柏拉圖有一個兒子。第二柏拉圖曾從事撰寫《理想國》一書但沒有完成它。缺少這兩項設定的任何一項這句話就毫無意義。也稱為「預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