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矯正缺失流弊卻超過了適當(dāng)?shù)某潭取?br /> 【造句】對小孩的處罰應(yīng)適可而止矯枉過正往往會產(chǎn)生反效果。
矯枉過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糾正過度不符合中庸之道。《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逮至清世則復(fù)入于矯枉過正之檢。」《隋書.卷七四.酷吏傳.序》:「漢革其風(fēng)矯枉過正。」也作「矯枉過直」。
矯枉過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四回》:「他見制臺是如此舉動越發(fā)懊悔他自己從前所為的。只因矯枉過正就不免鬧出笑話來了。」\\u001a 2:《聊齋志異.卷七.細柳》:「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其視虐遇者幾何哉?」 3:《資治通監(jiān).卷八二.晉紀四.晉惠帝永熙元年》:「自古以直致禍者當(dāng)由矯枉過正或不忠篤欲以亢厲為聲故致忿耳安有悾悾忠益而返見怨疾乎!。」 4:《宋史.卷三四零.劉摯列傳》:「昧者不達矯枉過正顧可不為之禁哉?請立監(jiān)司考績之制。」 5:《朱子語類.卷二一.論語三》:「『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若不學(xué)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只是不可先學(xué)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圣人說得兩無欠闕。」 6:《南史.卷二三.王華列傳》:「而避諱過甚父名懌母名恭心并不得犯焉時咸謂矯枉過正。」 7:《晉書.卷六一.劉喬列傳》:「而范陽代之吾州將不從由代之不允但矯枉過正更以為罪耳。」 8:《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三國魏.明帝〈詔報東阿王植〉:「夫明貴賤崇親親禮賢良順少長國之綱紀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矯枉過正下吏懼譴以至于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