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段式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2:音樂術語。音樂最基本形式之一。該形的樂曲含有兩段每段都可重復。第一段從主音出發進入屬音或下屬音形成半終止。第二段從屬音或下屬音開始返回主音以完全終止結束。二段式的每一段和聲是開離的它的第二段又可視為是第一段之完成因此兩段的主題與和聲都關系密切。雖然一般慣用AB段來代表二段式但它們的實質關系應該看成是AA′(或AA A′A′)因為兩段的風格與結構基本上是一個單元。二段式又分「對稱二段式」「非對稱二段式」和「輪旋二段式」三種。「對稱二段式」是兩段的長度完全相等。「非對稱二段式」之第二段又分為兩節段前節從屬音開始半終止于下屬音或其它的關系音后節才進入主音但不直接重復主旋律只應用與主旋律有關的音形可在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第5號《法國組曲》中之嘉禾舞曲(Gavotte)和布瑞舞曲(Bourée)找到非對稱二段式之曲例。從十六世紀巴洛克時期的舞曲多數都是二段式曲式這種曲式到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早期仍被應用。十八世紀早期作曲家又發展出輪旋二段式(Rounded Binary Form)。這種曲式是在第二段的結尾處接入第一段(用全段或只作半段反覆)。輪旋二段式在巴洛克晚期的舞曲和奏鳴曲樂章中普遍地被應用。也用在交響曲和器樂作品中并成為奏鳴曲式 ── 呈現部展開部與再現部之建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