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道宣(596~667)唐代僧人南山律宗的創始人佛教史學家。據〔高僧傳〕所載道宣俗姓錢潤州丹徒(今江蘇)人一說浙江長興人。十六歲出家從日嚴寺智頵、大禪定寺智首學律;后聽講〔四分律〕四十遍奠定律學基礎。武德七年(624)往終南山居仿掌谷習定整理律學。武德九年(626)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闡發律學而開創南山律宗。貞觀六年(632)到魏郡訪法礦律師請決疑滯學。又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等并至各地講說律學。貞觀十六年(642)入終南山豐德寺后長居此山。顯慶三年(658)奉敕任長安西明寺上座參與玄奘譯場負責潤文;未久撰〔釋門章服儀〕、〔釋門歸敬儀〕等。龍朔二年(662)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乃與玄奘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乾封二年(667)二月于終南山麓凈業寺創立戒壇為后世建筑戒壇之法式;諸州前來受具足戒者多達二十余人。是年十月入寂世壽七十二;唐、宋二代追贈諡號「澄照律師」與「法慧大師」。 道宣著作宏富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羯磨疏〕三卷、〔戒本疏〕六卷、〔拾毘尼義鈔〕六卷、〔比丘尼義鈔〕六卷稱為律學五大部。此外撰有〔大唐內典錄〕為聞名的佛教目錄書。〔集古今佛道論衡〕、〔廣弘明集〕、〔續高僧傳〕、〔釋迦略譜〕、〔一名釋迦氏譜〕、〔釋迦方志〕、〔東夏三寶感通記〕等則為重要的佛教文史典籍。
道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錢長城(今浙江省長興)人(一說丹徒人)。幼年出家。除從慧頵和智首修學外三十歲之前更多方廣學。三十歲以后便開始從事著述并曾參加玄奘譯場負責潤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則在律學和佛教史的貢獻。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開創者撰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四分律刪補隨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學的著作以《續高僧傳》三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內典錄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稱「南山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