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別士」是相對于「兼士」的一種士人類型墨子主張「別非而兼是」〔天志上篇〕云:「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天志下篇〕指出:「天下之所以亂者其說將何哉?則是天下士君子則明于小而不明于大。」明于少而不明于大即是不明天意。例如有人犯了罪可以躲在鄰人家里或者有人在一個國家犯了罪可以躲到別國去。可是天下人都處在同一個天底下如果得罪了天能向何處逃避呢。 墨子認為 「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義者正也。但是正不能由下來正上必須由上來正下所以庶民凡事不能放肆地去做須待士來正他們。士要由大夫來正大夫由諸侯來正諸侯由三公來正三公由天子來正天子則有天來正。 別士不懂得這個道理卻說:「吾豈能為吾友之身若為吾身;為吾友之親若為吾親。」就是不能視友如己也不能將朋友的雙親視若自己的雙親因而見到朋友饑餓不肯給以飲食見到朋友寒冷亦不給以衣服有病也不服侍死了也不埋葬。墨子認為「別士」得不到別人的愛護與尊敬因為別士把自己和別人分別得太清楚自己既然不愛別人別人自然也不會愛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