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健雄基本信息介紹
簡體: | 吳健雄 |
繁體: | 吳健雄 |
拼音: | wu jian xiong |
讀音: | wú jiàn xióng |
英語: | Wu, Chien-Shiung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單字解釋: | 吳 健 雄 |
造句: | 吳健雄造句 |
組詞,組成語: | 吳 健 雄 |
|
吳健雄解釋
|
吳健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吳健雄(1912~1997)江蘇太倉人生于民國元年。七歲入父親所辦的明德學校1922年(1922)考入蘇州的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1929年以第一名畢業抱科學救國之志人上海中國公學數學系;次年轉入南京大學數學系。1931年改讀物理系畢業后于1935年任職臺灣省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光譜實驗室從事X光射線結晶學研究。二十五年留美深造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隨聞名物理學家勞倫斯(Ernest Lawrence)在其主持之輻射實驗室研究。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任研究助理兩年漸成為核子分裂專家。1944年任職哥倫比亞大學戰爭研究部參加由「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主持之制造原子彈計劃參與伽瑪線偵測器之研制。戰后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研究員從事放射性研究特別對放射性元素β衰變進行深入系統之精密研究。1956年(1956)李政道、楊振寧提出革命性之假設:在弱互相作用(weak interaction)中宇稱(parity)并不守恒。吳健雄女士以精密的實驗證實此假設之無誤與其助理發表了〔在β衰變中宇稱性守恒的實驗檢定〕一文確立了物理學上一個新的重要原理李、楊二人也因此獲得一九五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吳女士于1972年(1972)任哥倫比亞大學終身全職教授普賓講座教授;也曾應邀回中國大陸講學并設立「吳健雄物理獎學金」協助赴美深造之中國物理學家。在其八十歲壽辰致詞時說:「從事科學研究沒有捷徑基本修養就是由興趣、觀察、毅力等辛苦做起。」1997年吳女士因中風不治逝世于紐約享年八十六歲。 由于吳女士在物理學上的重大貢獻及其權威性一生獲得了許多榮譽博士學位及榮銜曾于1973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首任女會長為我中學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第七位女院士、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當選為美國最優秀科學家、大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她一生發表科學論文百余篇共曾獲得十三項國際大獎和十六個榮譽博士學位她被稱為「當代最偉大的女實驗物理學家」、「中國居里夫人」可謂實至名歸。其夫婿袁家騮博士亦為當代名物理學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