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蹈家黃健老師追思紀念集》。 2:人名。又名肇平。他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48年移居臺灣畢業于名校建初中學后旋即展開他的藝術生涯獲得多方面的成就;一位杰出的舞蹈創作家特殊教育先驅者;視障、聽障藝術教育拓荒者終其一生奉獻給殘障者的社會工作者。黃健擅長繪畫、音樂與舞蹈。他自1955年任教臺南啟聰學校(即盲啞學校小學至高中一貫十二年教育制)擔任視障生音樂、聽障生美術及舞蹈。他自創「郊外教室」教學法;在大自然環境中透過觸覺、聽覺、視覺及律動感將摸觸的、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實物和想像力整合、內化之后或用畫筆或用人聲樂器或用手勢身體呈現于外在世界。黃健說:「每當我上音樂課時盲生各自帶著樂器或克難樂器興高采烈地手拉手從校園走向山谷中、溪水旁雖然他們眼睛看不見大自然的景色但憑他們敏感的雙手似也能摸出大自然之美憑他們清靜的心也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廣大和奇妙。郊外教室使他們無限陶醉所以上課時各自找一塊石頭或草地靜坐著聽老師的指揮他們以無限樂觀的心情努力點譜、對譜和練習摸譜每首曲子不及兩節課就很快學會因此每周音樂教材也跟之增加和更新。」他給予聽障的啞生們的美術教育也是首先使他們與大自然契合;他說:「啞生們都以大自然的明媚風光當作寫生素材由于興趣濃厚個個不但認真地畫而且樂而忘返在這鄉村里時常能看到許多民俗活動這些有助于啞童在畫面上表現出他們的構想那是那么天真活潑又動人。不論美術課或音樂課能給予孩童們成功的學習不能不歸功于『郊外教室』在千辛萬難中產生效果?!龟P于舞蹈教育他整合繪畫、人聲、打擊樂、手語和身體動作的韻律透過模仿、學習、自我創造等方式使聽障者和平常人一樣舞蹈或登臺表演。在殘障者成長的過程中獲得生命的樂趣、尊嚴和自信。黃健并透過各種管道促進殘障生與業界建教合作創造殘障者就業機會。除此他也致力于一般舞蹈工作;在臺南市創辦「龍翔舞蹈研究社」為南臺灣培育出無數的杰出舞者及教師。他并在成功大學、臺南家專等大專院校兼課作育英才。他的舞蹈作品如《鳳舞》、《思我故鄉》、《盲》、《天地一沙鷗》、《龍》及舞劇《梁山伯祝英臺》、《臥薪嘗膽》均獲最高肯定及「飛鳳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