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衲拼音,衲怎么讀,衲是什么意思,衲組詞,衲成語組詞
|
讀音:nà 拼音:na |
筆劃:9 部首:衤 |
|
衲組詞
|
【衲】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衲 讀音: nà
- 動詞 縫補、縫織。宋.劉克莊〈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詩:「戒衣皆自衲,因講始停針。」
- 名詞 僧衣。唐.戴叔倫〈寄贈翠巖奉上人〉詩:「掛衲云林凈,翻經石榻涼。」《紅樓夢.第二五》:「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臢更有滿頭瘡。」
- 名詞 僧、和尚。唐.戴叔倫〈題橫山寺〉詩:「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
【衲】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衲 讀音: nà
- 1 縫補、縫織。 【組詞】:衲被、百衲衣
- 2 僧衣。 【組詞】:衲衣
- 3 和尚。 【組詞】:衲僧
|
衲字的基本解釋: 衲 nà 僧衣。 僧人:老衲。 同“納”⑤。 筆畫數:9; 部首:衤; |
衲字的詳細解釋: 衲 nà 【名】? 僧徒的衣服,常用許多碎布補綴而成,因即以為僧衣的代稱〖Buddhistcassock〗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休。——白居易《贈僧自遠禪師》 又如:衲子(衲為僧衣。故借稱僧徒為衲子);衲衣(僧衣);衲襖(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絲織物品) 僧徒自稱或代稱〖monk〗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戴叔倫《題橫山寺》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稱僧人);衲師(僧侶);衲徒(僧人,僧眾);衲僧(和尚,僧人) 衲 nà 【動】 縫補,補綴〖(ofclothes)mend;patchup〗 拘攣補衲,蠹文已甚。——鐘嶸《詩品詩》 又如:衲裰(布塊補綴成的短袍);納頭(用破布補綴而成的布片子;補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織繡);衲被(曾經補綴的被子);衲衣(衲頭。補綴過的衣服。泛指破舊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縫綴的袍服) 引申為綴合而成之意〖assort〗。如:百衲本二十四史 密針縫紉。同“納”〖stitch〗。如:衲鞋底;衲線(縫綴用的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