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詩,題作所思) / 作者:劉禹錫 |
庾令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云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只飛。
|
|
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詩,題作所思)解釋:
詩詞:《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詩,題作所思)》
庾令樓中初見時,
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笑盡如夢,
為雨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煙雨微,
女郎魂逐暮云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
化作鴛鴦一只飛。
中文譯文:
庾令樓中初次見面時,
武昌的春柳像腰肢一樣婀娜。
相逢相笑宛如夢境,
此刻已不知是雨是云。
鄂渚迷蒙雨霧微,
女郎的靈魂隨著夕陽云歸。
她應該長久留在漢陽渡口,
化作一只飛翔的鴛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的《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詩,題作所思)》,描繪了作者在庾令樓初次見到一個女子后的情景和感慨。
首先,詩人描述了初見時的情景。他在庾令樓中初次見到這位女子,觀察著武昌的春柳,將其比作女子的腰肢,形容其婀娜多姿。
接著,詩人表達了相逢時的愉悅和夢幻感。兩人相遇相笑,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忘卻了現實的起伏。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無法預知的變幻。作者說現在已經不知道那時的相遇是因為雨還是云,暗示著時間的推移和記憶的模糊。
接著,詩人轉換了場景,描述了鄂渚的景色。鄂渚是指漢江中的一個地方,這里有迷蒙的雨霧,微弱的景色。女子的靈魂隨著夕陽和云歸去,暗示著她的離去和離散的命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歸屬和美好的愿景。詩人認為她應該長久留在漢陽渡口,化作一只飛翔的鴛鴦。鴛鴦是中國文化中代表美好愛情和夫妻的象征,這里象征著詩人對兩人長久相伴的期望和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初見時的美景、表達相逢時的愉悅和夢幻感,以及對時間和離散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美好愛情和長久相伴的向往和祝愿。同時,詩中運用了描寫景色的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和意境的營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