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鄧魴詩 / 作者:白居易 |
塵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潛詩。
看名知是君,惻惻令我悲。
詩人多蹇厄,近日誠有之。
京兆杜子美,猶得一拾遺。
襄陽孟浩然,亦聞鬢成絲。
嗟君兩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
少年無疾患,溘死于路歧。
天不與爵壽,唯與好文詞。
此理勿復道,巧歷不能推。
|
|
讀鄧魴詩解釋:
《讀鄧魴詩》是唐代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架上擺滿了各種文集,偶然拿起一卷閱讀。
還沒看到作者的名字,我懷疑這是陶淵明的詩作。
看到作者的名字,我知道是你,感到十分悲傷。
詩人的人生多是困頓和厄運,近來確實有此感觸。
京兆杜子美,即使有些被忽視的作品也能被發(fā)現(xiàn)。
襄陽孟浩然,也聽聞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變成了絲線。
唉,你與他們相比,三十歲還只是布衣貧窮。
沒有考中進士,新婚妻子還未回來。
年輕人沒有疾病之憂,卻突然死在了路上。
天命不與你長壽,只與你寫好的文章詩詞。
這個道理不必再說,文采卻無法推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讀鄧魴的詩集為起點,表達了作者對鄧魴及其他一些不為人知的才子的贊嘆和惋惜之情。詩中提到了杜甫和孟浩然,兩位唐代著名的詩人,他們的才華與成就令人敬佩,但與他們相比,鄧魴的名字并不為人所熟知,盡管他的詩作也值得一讀。這種對被埋沒的才華的感傷,也反映了作者對自己的處境的思考和自省。
作者通過對比自己與鄧魴、杜甫、孟浩然等人的境遇,表達了對自身命運的疑慮和對才華的思考。他描述了自己的現(xiàn)狀,沒有考中進士,處于貧窮的布衣之中,新婚妻子還未歸來。然而,他也指出了年輕人沒有疾病之憂,卻在路上突然死去的不幸。這種對命運的思考與反思,使得詩中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對命運的無奈。作者認為,上天賜予人們的不是長壽,而是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章和詩詞。這種觀點也反映了作者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才華的看重,以及對命運的一種無奈接受。
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才華浪費和命運無常的感慨,以及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理解和追求。通過對比自己與其他才子的處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展現(xiàn)了一種對命運無奈的悲傷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