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讀鄧魴詩”,總共“11”句,當前“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是出自第8句。
“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解釋: 《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題為“讀鄧魴詩”的七言古詩。這句詩可以逐字解釋如下: - 擢:選拔,提拔。 - 第:科舉考試中的第一等。 - 祿不及:指初登仕途的官職較低,所得俸祿不夠維持生活的需要。 - 新婚妻未歸:這里用“未歸”來隱喻詩人的妻子尚未從新婚中歸來。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官職低微,生活困苦而新婚妻子未能陪伴左右的無奈與感慨。 創作背景方面,白居易在唐代經歷了科舉考試到入仕后的種種人生體驗。這首詩正是他以自身經歷為素材,通過對鄧魴(唐朝官員)詩的感發,抒發自己官祿微薄,新婚妻子未歸的苦悶心境。 這句話的評價是,它真實反映了唐時期知識分子在科舉成功后生活上的困擾和無奈。語言質樸而感情飽滿,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查看完整“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 的上一句
下一句:擢第祿不及,新婚妻未歸 的下一句
|
|